免责声明:本文为作者整理的医学笔记,仅供学习交流所用。文中引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即删。
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TAPB)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在腹横肌平面(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的间隙)产生镇痛效应的腹壁神经阻滞技术。 临床主要用于腹部手术切口的辅助镇痛。 超声引导TAPB常用肋缘下入路和腋前线入路两种方法,本文简要分享其知识要点。
解剖要点
腹壁前的皮肤、肌肉和壁腹膜的感觉由下胸神经(T7~T12)和第一腰神经(L1)支配。
下胸段和第一腰神经在侧腹壁走行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的间隙(即腹横肌平面内)。
腹壁的血管主要有腹壁上动脉、腹壁下动脉和旋髂深动脉。
图1. 腹壁神经的解剖示意图。(图源:网络)
一 肋缘下入路
(一)超声解剖图
图2为肋缘下入路TAP超声图。此入路 一般只能见到腹横肌和腹直肌两层肌肉,腹直肌在腹横肌浅面,腹腔在其深面。肌肉之间的筋膜平面呈高亮回声。
图2.肋缘下入路TAP超声图。 RAM:腹直肌;TAM:腹横肌;P:腹腔。白色直线为注射针,浅蓝色为注射区域。(图源:3Dbody)
(二)操作要点
(1)患者仰卧位,皮肤消毒。
(2)探头平行于肋弓,置于剑突旁,做斜轴位扫描 。
(3)滑动探头,直至获取清晰的腹直肌、腹直肌鞘、腹横肌的声像(图2)。
(4)确认目标声像后,采用平面内技术进针,将针尖置于腹直肌与腹横肌之间的筋膜平面内,回抽无血后注射适量局麻药 。
二 腋前线入路
(一)超声解剖图
图3为腋前线入路TAP超声图。由浅及深,可见 腹壁的三层肌肉(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呈低回声。其中,腹外斜肌和腹横肌较薄,腹内斜肌最厚。不同层次肌肉之间的筋膜平面呈高回声。腹横肌深面的高回声亮线为腹膜,其下方可见随呼吸而移动的腹腔。
图3. 腋前线入路TAP超声图。EOM:腹外斜肌;IOM:腹内斜肌;TAM:腹横肌;P:腹腔。白色直线为注射针,浅蓝色为注射区域。(图源:3Dbody)
(二)操作要点
(1)患者仰卧位,皮肤消毒。
(2 )横置于肋缘下与髂嵴连线中点位置,在腋中线上做轴位扫描。
(3)滑动探头,直至获取清晰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声像(图3)。
(4)确认目标声像后,采用平面内技术进针,将针尖置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的筋膜平面内,回抽无血后注射适量局麻药 。
注:对于肥胖患者而言,由于其皮下脂肪很厚,有时很难清晰识别到三层腹壁肌肉结构;而“腹内斜肌最厚,腹横肌最薄”的解剖特点有利于超声扫描时准确识别目标阻滞平面。
部分参考资料
《外周神经阻滞与超声介入解剖》(第2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