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澜洲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时期
最初是一片天然的河洲湿地
因“洲分三泖,望若波澜” 而得名 “目澜”
公园占地面积约15亩
分为北园、中园、南园三部分
园内存有
明正德元年(1506年)《圆照庵记》石碑等遗迹
现为吴江区重点文化空间
属大运河江南文化空间集群建设示范区
![]()
踏入目澜洲,仿佛闯进了一片被绿色包裹的秘境。道路上空,海桐、刺槐、松树与夹竹桃等树木交织成天然的穹顶,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洒下细碎的光斑。海桐的叶片油亮光滑,风一吹便簌簌作响;夹竹桃开得热烈,粉色与白色的花朵缀满枝头,虽带着几分娇俏,却也藏着独属于夏日的蓬勃……
![]()
长廊被紫藤紧紧缠绕,翠绿的藤蔓顺着廊柱向上攀爬,最终在廊顶交织成网,把整条长廊都变成了绿色的隧道。走在长廊里,隔绝了外界的燥热,只剩下清凉与宁静。
岸边的柳树垂着柔软的枝条,叶片虽不及盛夏时浓绿,却泛着淡淡的鹅黄,风一吹便轻轻拂过水面,像是在与水波低声絮语。
![]()
河面上,层层叠叠的荷叶是此时最惹眼的景致。曾经粉嫩的荷花早已褪去踪影,只留下一张张墨绿的荷叶铺在水面,有的依然舒展着,像撑开的绿伞;有的微微卷曲,边缘泛着淡淡的褐黄,却依旧透着顽强的生机。
![]()
![]()
在目澜洲,最惬意的事莫过于找一处荫凉坐下,让时光慢慢流淌。园内的树荫随处可见,可供人休憩的椅子也很多,无论是道路旁的大树下,还是荷塘边,都能找到歇脚的地方。
![]()
曲桥上的凉亭是最好的纳凉之所。坐在亭内,既能欣赏荷塘的美景,又能享受阵阵凉风。闭上眼睛,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听荷塘里的蛙鸣与蝉鸣,那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像是一首夏日的交响曲。
![]()
老人们习惯坐在树荫下,手里拿着蒲扇,慢悠悠地扇着,或是一个人刷着手机,或是和身边的老伙计聊着家常,自在又惬意。不知不觉间,阳光渐渐西斜,树荫被拉得越来越长,微风也带了几分凉意,恍然间才发现,一个夏天的午后,就这么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
![]()
目澜洲不仅是赏景的好去处,更是盛泽人放松休闲的乐园。园内的老茶室是老人们的聚集地,推门进去,便能闻到淡淡的茶香。茶室里的桌椅都是老式的木质家具,桌面被磨得光滑发亮,透着岁月的痕迹。老人们喜欢在这里点上一杯绿茶,坐在桌前,或下棋,或聊天,或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的景色,一杯茶,便能喝上一下午。
![]()
不远处的儿童游乐场则是孩子们的天地,彩色的滑梯、华丽的旋转木马,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孩子们在这里奔跑、跳跃、欢笑,每一张小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家长们则在一旁看着孩子,偶尔会提醒一句“小心点”,眼神里满是温柔。在这里,老人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悠闲,孩子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每个人都能在这园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惬意时光。
![]()
![]()
如今的目澜洲,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用一园绿意、满池荷香,守护着盛泽人的诗意与浪漫。 它见证过盛泽的变迁,也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盛泽人成长。 它 的故事,早已融入了盛泽的岁月里。时光流转,园子里的草木枯了又荣,可这份宁静与惬意,却始终未曾改变。
— FIN —
视 觉 /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果想要在第一时间
收到意苏州的最新内容
就请为我们的公众号
点亮一颗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