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经消失了很久,但对生活在吉林市龙潭区的市民而言,青年宫还是一座在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建筑物。青年宫是位于遵义东路和苏州街交汇处,堪称地标,可惜现已不复存在。从名称上看,青年宫似乎是少年宫的升级,事实则不然,青年宫虽附带过一些文娱休闲功能,却并非是一处文娱活动场所——这里在历史上曾是吉化公司最大的青年独身宿舍。
据《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公用事业公司志》记载,青年宫始建于1961年3月,由化建公司负责建设完成,是当时吉化染料厂、吉化化肥厂两个厂家的独身宿舍。青年宫总建筑面积8705平方米,有220个房间。这座建筑楼高六层,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一至三层为男房间,四楼和五楼为女房间,六楼设有图书馆和游艺室。1979年青年宫归属公用事业公司管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年宫各楼层配有大件库,保管住宿职工的大件物品。一楼还设有洗衣房、开水间、小卖部,在五楼还设有电视厅(配有一台彩色电视机,由专人管理,每天18:30开机),青年宫楼后还设有昼夜自行车棚——配套的服务设施比较齐全。不过,和所有集体宿舍一样,青年宫内是不让起火做饭的,曾有人在房间内使用电饭锅做饭,结果电饭锅被管理员没收。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虽有福利分房政策,但要想分到房子,却要满足很多有形的和无形的限制条件。因而能在就近在青年宫的宿舍居住,对于无房青年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过渡。不过随着住宅建设得越来越多,独身青年有了更多的住宿选择,在青年宫居住条件也有所放宽。原本青年宫只为夫妻两地分居的职工来公司探亲,开设4个探亲间,到后来新婚无房的年轻职工夫妇共同居住的情况也开始出现,让这里变得并非再是完全独身宿舍。
在当年,地处吉林化工区核心区域的青年宫有着“一览众山小”的高度,建筑式样清新明快,有别于敦实厚重的红砖苏联式楼房,与当时世界最时尚的建筑审美潮流同步。即便到了是在百花齐放的上世纪九十年代,青年宫的楼房式样也谈不上过时,反倒是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时代英姿,堪称吉林市的一代建筑典范。
随着时代发展,当独身宿舍功能渐渐弱化后,青年宫也曾有过转型尝试,比如内部曾开设过电脑游戏厅。其实,毗邻龙潭区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域的青年宫,所在地本身就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如在第二张彩图中,就能看到当年在青年宫楼下收卖劳保用品的摊位。
1998年,吉林市遵义东路沿线旧住宅开始实施全面改造,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办公室地址就设在了青年宫。由此,青年宫本身也面临着被改造。据网友景基先生介绍:世纪之初,随着青年宫一侧的吉林市第十二中学不断发展壮大,原有的校园面临扩容改造。经协商,吉化公司将青年宫卖给了十二中,存在了数十年的青年宫被拆除,改建为带有底商的新楼。凝结着无数吉化人年轻记忆的一代地标,最终湮没于风尘,成为了历史。
特别鸣谢于喜华先生、景基先生、邴赫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