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您扫这个溯源码,生产厂家、流通路径这些信息都能看见。”
9月11日,在黔东南州黎平县正阳街一家药店内,居民石倩拿着刚买的感冒药,按照店员指引扫码后,手机屏幕上立即显示出药品的全链条信息,安心地说,“以前总担心,现在会扫了,心里踏实多了。”
这一幕,是黎平县推行药品追溯码管理的生动缩影。
自今年7月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实施“扫码结算”以来,黎平县以药品追溯码为核心抓手,通过体系搭建、实操指导、精细监管、广泛宣传等举措,让小小的溯源码成为群众放心用药的“定心丸”,切实筑牢药品安全防线。
为夯实溯源管理根基,黎平县卫健、医保、市监等部门对全县医药经营主体开展全面摸排,对境内38家医疗机构、167家药店、4家批发企业、1家连锁总部、410个村卫生室、54家诊所的药品溯源码的覆盖情况进行统计,建立了包含药品种类、生产厂家、流通路径等信息的详细台账。
“针对农村药店、偏远村卫生室等薄弱环节,我们就深入一线开展‘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演示药品追溯平台操作,教经营者扫码录入信息、查询流通历程等等。”据黎平县卫健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县已开展“一对一”培训21次,覆盖从业人员100余人。
在监管层面,黎平县新推出“日常检查+随机抽查”机制,将溯源码使用情况与药店评级、医保定点考核挂钩,并实行“三色管控”,即信息完整、更新及时的标“绿色”纳入诚信名录,存在轻微疏漏的标“黄色”督促整改,虚假填报、关键信息缺失的标记“红色”强化重点监管。
同时,还借助药品安全宣传周、乡镇集市等节点,积极开展宣传,手把手教群众查药品真假、生产日期等,全力助推“码上放心”平台药品“进、销、存”全流程可追溯,真正做到来源能查、去向可追。
截至目前,黎平县各医药经营主体通过溯源码核查药品信息320余次,准确率达100%;全县群众扫码查药使用率超75%,药品消费投诉量同比下降33%。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石含开
编辑 李丽
二审 余光燕
三审 安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