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的袜子放哪儿了?”
“妈,晚饭吃什么啊?”
很多妈妈表示,每天最怕的就是孩子开口叫“妈”,因为下一句就是各种让人头疼的问题。
在外人看来,凡事都找“妈”的孩子,未来大概率会成为“妈宝”,一看就没有什么大出息。所以,妈妈们最怕的就是娃过于依赖自己,变得懒惰。
可偏偏,这些妈妈一边抱怨孩子长不大,一边又忍不住大包大揽。正是因为妈妈这些错误的教育方法,才养出了生活不能自理,决策全靠妈的“巨婴”。
之前看过一位教育专家的话,觉得特别对:
“孩子3岁没有学会自己穿衣,6岁没有学会整理书包,12岁没有学会做家务,18岁没有学会独立生活,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父母太勤快惹得祸。”
这么看的话,想要养出不妈宝,更独立的孩子,还得要父母懒一点,尤其是妈妈。学会偷懒,才是真正聪明,懂教育的父母。
勤快父母的陷阱,大家了解多少?
你越替孩子做,那孩子就越不会做。很多父母总觉得孩子太小,等他长大自然就会了,却不知道:孩子不会因为年龄到了就突然学会独立,他们的独立都是练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包办式育儿,正在摧毁孩子的生存能力。
有些父母从孩子起床到睡觉,全程“一条龙服务”:帮忙穿衣、喂饭、收拾书包、检查作业……孩子连自己动手的机会都没有。
结果呢?上了小学还不会系鞋带,上了初中还不会洗袜子。而这一切,都是拜父母的包办所赐,这不就是明晃晃的残害吗?
★替孩子做决定,正在扼杀他们的思考力。
有些父母总以“为你好”为名,替孩子做所有的选择。到头来,他们连自己真正喜欢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按照父母的话去做。
小时候有父母替他们做决定,那长大成人后,面对人生里重大的抉择时,第一反应不是我想怎样,而是我妈觉得怎样。
勤快的背后,是父母的控制欲在作祟。很多父母之所以停不下来,不是因为孩子需要,而是因为父母想要被需要。
很多父母享受孩子依赖自己的感觉,孩子孩子独立之后自己没有价值。这种“以爱为名”的控制,最终只会让娃失去自我。
父母懒一点,孩子才能进步一点
关于“懒”,并非父母以为的放任不管,而是有策略的放手。
真正的懒父母,是眼懒、手懒、嘴懒,但心不懒。生活中,他们会观察孩子的需求,在关键时刻引导,而不是替孩子做选择、做决定。
1、眼懒
孩子自己穿的衣服歪歪扭扭,很多父母就看不下去,立马纠正。
孩子搭的积木倒了,父母总想着上前帮忙,想着给娃做一个更漂亮的。
这么勤快的父母,还需要娃做什么呢?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做的是“装瞎”,让孩子自己尝试、犯错和调整。
第一次做某件事情,就算是大人也不可能做得很完美,何况是孩子呢?中途肯定会遇到麻烦,那就让孩子自己慢慢去摸索,直到把这件事做好为止。
2、手懒
孩子自己系鞋带系成死结,父母伸手就解;
孩子自己叠衣服叠得皱巴巴,父母立马拆开重叠;
孩子自己盛饭洒了半碗,父母赶紧抢过勺子代劳。
父母总说孩子做不好,却没有想过孩子所有的技能,都是在一次次试错中学会的。手懒不是真不管,而是忍住帮一把的冲动。
父母要是能忍住少伸一次手,孩子就能多一次动手的机会。很多时候,父母的好心帮忙,反而会成为孩子动手能力上的绊脚石。
3、嘴懒
孩子遇到问题是,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你应该这样做……
可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依赖标准答案,他们根本没有动脑子思考,全部来源于父母的友情提示。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要少说“你应该”,多问“你怎么想”,把问题还给孩子,才能让他们继续思考。
这种提问式引导,能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也许他们的想法不成熟,可那又怎样?只要多思考几次,相信就可以做得很好。
写在最后:懒父母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而是让他们拥有独立思考和做事的能力。要是真的爱孩子,那从今天开始就懒一点,让他们自己多去动手、动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