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到底是打还是和?这几天的中美互动,把所有人都看懵了。48小时之内,王毅和董军先后拿起电话,直通美国务卿和防长。这不是闲聊,这是刀尖上的外交。中美一旦同时亮相外交与军事通道,意味着大事正在 brewing,双方必须摊牌。
先看董军这通电话。美方主动约的,美国防长赫格塞思说得冠冕堂皇:“美国无意寻求与中国冲突。”听着像安抚,背后却暗藏刀子。他紧接着补了一句,美国在亚太有“切身利益”,必须捍卫。话音未落,董军直接硬杠回去:那一套不行。台湾和菲律宾问题,谁要是拿来挑衅,中国必不容忍。台海是必解之题,菲律宾的花招也休想得逞。
董军还丢出另一颗重磅:别再玩什么遏制、威慑。南海是地区国家的海,美国别总跑来当搅局者。如今的南海,不是冷战时代的太平洋,美国舰机的威慑力在东风导弹的覆盖下,早就褪了色。那种把航母开到家门口耀武扬威的老套路,现在只会变成“活靶子”。董军这番话,字字带火药味,却也笃定。
再看王毅的通话,火力同样不减。对着鲁比奥,王毅先是挑明底线:台湾问题必须谨言慎行。美方政客窜访、军方接触,早已越线。历史账摆在那儿,开罗宣言写得清清楚楚,台湾属于中国。美国当年签字,如今却装失忆,这叫信誉吗?王毅又给美方算现实账:嘴上说不想冲突,行动上却在芯片、科技、贸易各领域围堵打压。说一套做一套,这才是最危险的虚伪。
两通电话连在一起,像是双重警告:台湾是红线,南海也是红线。中方态度很清楚,不会再跟着美国的节奏转,而是要亮明底线,让美方明白,擦边球踢不得,挑衅门槛越来越高。
有意思的是,美国这次的口风变得格外谨慎。过去,特朗普总爱在公开场合强调美国的军事优势,尤其是航母编队,动不动就吹嘘世界无敌。但这一次,在中国刚刚完成盛大阅兵,东风系列导弹齐亮相之后,美国人话锋收敛了。赫格塞思不敢大放厥词,只能反复强调“无意冲突”。换句话说,他们也知道,南海和台海,已经不是美国能随便秀肌肉的地方。
从军事实力到经济依存,美国不得不掂量。中国如今的导弹射程,不仅能封锁周边海域,还能精准覆盖远洋目标。美国的航母战术,威慑力已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不容替代,尤其是稀土资源,对美国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性,不亚于石油之于中东。如果因为在台湾或南海问题上冒进,导致中美关系崩盘,美国自己的产业首先受伤。特朗普政府虽然好斗,但并非不懂得算账。
这就是这48小时电话外交的戏剧性所在:表面上,美国喊着“不想冲突”,实际上仍然在推着台海、南海的危险边缘试探;中方则选择同时由外交和军事两条线出手,一软一硬,一理一力,把态度亮得通透明白。过去美国习惯在语言上压人,现在反过来被中国“压”回去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通电话就是一次现实写照。美国想维持亚太主导权,中国要守住核心利益,摩擦难以避免。但与十年前不同,如今的中国有底气,有手段,有实力去顶回去。东风导弹亮相,不只是阅兵的排场,更是对外的一种宣告。王毅和董军的声音,是配合实力的底气。
中美到底是打还是和?答案没有写死。打,不值得;和,也难。唯一确定的是,今天的中国不会再容忍别人把底线踩在脚下。电话里已经说得很直白,留给美国的回旋空间在缩小。如果他们真想避免冲突,就得学会收手,而不是嘴上说“和平”,手里却不停往前推。
这48小时的外交交锋,像是一场预演,预演未来几年中美关系的主旋律:斗而不破,谈中带警告,打得热闹但绝不退让。中国已经做好准备,既有耐心,也有实力,随时应对一切可能。故事到这里,不需要煽情收尾,现实本身就足够震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