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福建舰驶离上海之后,迅速向南推进,距离正式服役已近在咫尺。
令人意外的是,福建舰刚穿越台湾海峡,赖清德便再度发声,宣称愿与大陆展开对话,但附加了特定条件!
那么,赖清德所提出的条件究竟是什么?大陆对此作何回应?
当航迹成为宣言
9月8日,上海海事局发布航行限制通告,为一片特定海域设置了明确界限。两天之后,一个庞然大物在万众期待中缓缓驶离港口,它正是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
它的航行轨迹,从起点开始便注定非同寻常。它并未选择风平浪静的海域,而是在9月11日毅然穿越风浪交加的台湾海峡,继续向南航行。
次日,海军官方证实了此次行动,为整个过程画上了一个明确的句号。这并非一次普通的航行,而是该舰自2022年下水以来的第九次海上测试,也是首次跨海区航行测试。
福建舰并非单独行动,卫星图像显示其身后拖出的明显航迹,表明它正高速前进,两艘护卫舰紧随其后,组成了一支严密的护航队伍。这两艘舰艇分别是引进自俄罗斯的“杭州”号现代级驱逐舰,以及国产052C型“济南”号驱逐舰。
这支小型舰队的目标是南海,那里的海域更深、环境更复杂,将成为其后续科研测试和训练的主要场所。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人们不禁回想起2019年11月,“山东舰”也曾走过几乎相同的航线,仅仅一个月后,它便在三亚正式入列海军。
福建舰此次航行,显然是在向外界释放信号,它正在为正式服役做最后的准备。
更深层的象征意义在于其技术实力。福建舰是目前全球除美国“福特”号外,唯一一艘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现役航母。这项关键技术,使得美方评估其舰载机起降效率和作战性能,已与“福特”级不相上下。
这标志着中国海军战斗力实现了从“存在”到“主导”的转变,正式迈入世界海军第一梯队。
这种象征是系统性的。据美方分析,福建舰未来预计将搭载不少于四十架固定翼战机和十二架直升机,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歼-35隐身战机、重型舰载机歼-15T,以及一款具有战略意义的机型——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
这款预警机的存在,将极大拓展整个航母战斗群的态势感知和防御范围。
因此,当福建舰以完整的作战体系穿越台湾海峡时,它本身就是一次强有力的军事信号,一种无需言辞却极具分量的立场表达。它用钢铁和航迹,重新定义了区域军事力量的格局。
被实力消解的“善意”
就在福建舰穿越海峡的第二天,即9月12日,赖清德在桃园出席一所军事院校的开学典礼,并向在场学员发表讲话,表示愿意与大陆开展合作。
然而,这份看似友好的姿态,却附带了一个关键前提:交流必须建立在“对等尊严”的基础上。乍听之下似乎合理,但只要稍加分析其配套提出的“和平四大支柱行动计划”,便可发现其内在逻辑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
所谓“四大支柱”包括:第一,增强防卫能力,即持续大量采购军备;第二,提升经济抗压能力,实则与大陆进行经济切割;第三,深化与所谓“民主阵营”,也就是美国的协作。
这三项举措,实质上就是备战、结盟与脱钩。一边积极准备军事对抗,一边却空谈对话,这使得第四项支柱——在特定前提下与大陆交流,显得格外空洞。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赖清德高谈“对等尊严”的同时,台湾防务部门的数据显示,共有22架次解放军军机和10艘次军舰正在台海周边活动。
其中,多架军机和多艘舰艇甚至越过了所谓“海峡中线”。当强大的军事力量已成为常态时,任何脱离现实基础的言论,都显得如同自我安慰。
大陆对此早已明确表态。早在9月10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就指出,若民进党当局不回到“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任何所谓的谈判都只是空话和欺骗的把戏。这份回应,几乎提前揭穿了赖清德的政治表演。
一场压力下的政治豪赌
赖清德之所以采取这种看似强硬实则矛盾的姿态,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内外交困的现实处境。他上台时,其政党在立法机构中并未取得多数席位,导致其权力基础本就不稳固。
外界普遍认为他性格急躁、手段粗糙。为了巩固权力,他在内政和外交上频繁树敌,无论是针对郑文灿、柯文哲还是国民党,其操作方式都显得颇为拙劣。
此前,他高调推动对柯文哲的调查却无果而终,发动的大规模罢免案更是以32比0的失败告终,这使其难以服众。
在内部权力受限的情况下,他急需通过对外强硬姿态来维稳自身地位,而福建舰的出现,无疑加剧了这种外部压力。
整个区域都感受到福建舰带来的影响。日本海上自卫队的P-3C巡逻机在钓鱼岛以北约200公里处首次拍摄到福建舰的清晰影像,其国内反应强烈。
美国海军学院网站等媒体密切关注其技术参数,并推测其可能在“九一八”或国庆节前后正式服役。
就连菲律宾媒体也表现出担忧,害怕一旦台海局势升级,菲律宾可能因与美国的同盟关系而卷入冲突。这种区域性的压力,最终都集中到了赖清德身上。
台湾民间的反应与当局形成鲜明对比。岛内如战略展望协会等机构直言“形势严峻”,戳破了官方“全面掌控”、避重就轻的宣传。
有分析指出,赖清德个人风格是野心大、手段狠,但能力有限。在内部权力不稳、外部压力巨大的双重困境下,一个缺乏威信的领导人,极有可能为了自保而铤而走险。
他可能试图通过制造更大的外部危机来转移内部矛盾,寻求政治突破,这使得其本就漏洞百出的“对话”框架变得更加危险。
结语
福建舰的航迹,已经划出了一条新的现实分界线。在这条由绝对实力构筑的边界面前,任何脱离现实的政治辞令,都将失去其原有的效力。
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恐怕不取决于谁的言辞更激烈,而在于能否正视区域力量格局已经发生的深刻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一种新的、可持续的平衡。
信息来源:
1.《福建舰为何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进行测试?军事专家揭谜底》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9-12 20:002.《赖清德称两岸谈判交流应秉持“对等尊严”,国台办回应》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9-10 10:4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