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是食管癌高负担国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常伴严重吞咽困难。传统治疗方案效果有限且副作用显著,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低下与预后不佳,造成了极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在此背景下,寻求兼具高效抗肿瘤与快速症状缓解的创新疗法,成为全球肿瘤学界与临床医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在2025ASCO年会上,由中国学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主导的III期DYNA-Esophagus03研究成功入选口头报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周军教授作为讲者报告了这一项研究,为晚期食管癌治疗带来突破性曙光。
值此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召开及《2025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发布之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周军教授再次带来《华卟啉钠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比医师选择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DYNA-Esophagus03研究(一项III期、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临床试验)》主题报告,深度解析这一全球首个入选ASCO口头报告的食管癌光敏剂III期研究的核心数据,揭示华卟啉钠光动力疗法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卓越疗效与安全优势,为中国食管癌临床诊疗提供最新循证依据,推动领域规范化发展。
革新之力:晚期食管癌治疗困局待破,PDT成潜在新方向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无论是新发病例还是死亡病例均居世界之首1。由于早期食管癌症状隐匿,我国超过50%的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III期约占41.3%、IV期约为10.5%2。90%以上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在病程中易出现吞咽困难及食管梗阻症状,导致营养不良,生理功能衰退和生活质量下降3。放疗可以为晚期患者解决食管梗阻,改善营养状况,然而晚期食管癌患者存在的严重营养摄入障碍往往会影响治疗效果,也极易加重营养不良风险和放射性损伤。更重要的是,对于放疗经治患者,目前治疗手段比较有限。支架是晚期食管癌的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可解除吞咽困难,改善生命质量,适用于年老体弱不适合放疗、拒绝放疗或者放疗后复发伴严重吞咽困难的晚期患者4,但支架无抗肿瘤效果,无法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光动力疗法(PDT)是指光敏剂被注射到机体组织,一段时间后在肿瘤组织内选择性富集,此时对肿瘤局部予以一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产生活性单线态氧等活性氧,破坏肿瘤细胞,引起肿瘤组织的坏死和凋亡,进而达到杀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5。PDT兼具局部控瘤与症状缓解优势,但传统光敏剂卟吩姆钠光敏反应大,引起的皮疹、发热、皮肤溃烂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卟吩姆钠半衰期长,需避光至少30天,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整个治疗周期也过长6。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光敏剂华卟啉钠(DVDMS)凭借更优的组织选择性、更快的体内清除速率以及显著缩短的避光要求,克服了传统光敏剂的临床应用瓶颈,实现了技术革新,为晚期食管癌的局部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武器。DVDMS的II期研究显示,第28天食管客观缓解率(es-ORR)达到40.0%、75%的患者7天光毒性检测为阴性,该结果为III期研究奠定基础7。
循证之基:ASCO舞台的中国强音DYNA-Esophagus03 III期研究
DYNA-Esophagus03研究(ChiCTR2500099425)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旨在比较华卟啉钠光动力疗法(DVDMS-PDT)与医师选择方案(TPC)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患者按2:1随机分配至DVDMS-PDT组或TPC组,并按既往治疗线数(一线 vs 二线)进行分层。主要终点为第28天es-ORR,次要终点包括食管完全缓解率(es-CRR)、食管疾病控制率(es-DCR)、食管缓解持续时间(es-DOR)、食管无进展生存期(es-PFS)、食管疾病进展时间(es-TTP)、总生存期(OS)、生活质量及安全性8。
图1 DYNA-Esophagus03研究设计
疗效之巅:主要终点与关键次要终点数据全面告捷
截止至2024年11月11日,DYNA-Esophagus03研究纳入186例患者,DVDMS-PDT组和TPC组分别为124例和62例,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均衡。数据显示,DVDMS-PDT组在第28天的es-ORR达到51.6%(95%CI: 42.47–60.68),显著高于TPC组的8.1%(P<0.0001)。6个月内食管最佳总体缓解率(es-BOR)在DVDMS-PDT组为55.65%,TPC组为9.68%。基于治疗线数、肿瘤负荷等亚组分析显示,DVDMS-PDT各亚组es-ORR与总体es-ORR均保持一致趋势,显著优于对照组。对于既往接受过放疗,或既往接受二线及以上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DVDMS-PDT均展现出良好疗效,可有效缓解食管狭窄与梗阻问题,减轻患者吞咽困难症状。
华卟啉钠治疗组在中位es-TTP和中位es-PFS方面均显著优于TPC组,证实了其持续控制肿瘤生长的能力。
es-TTP:5.85个月 vs 3.94个月(HR=0.45, P=0.0056)
es-PFS:2.83个月 vs 2.17个月(HR=0.61, P=0.0244)
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即使患者既往接受过免疫治疗、放疗等重度治疗或既往接受过二线以上治疗,亦或是基线肿瘤负荷较大(临床分期IV期、基线存在2处以上转移部位),在接受DVDMS-PDT治疗后,疾病进展风险仍可显著降低。由于放疗后纤维瘢痕狭窄的形成,超过25%的患者会再次出现吞咽困难(即使没有复发)且不再适宜放疗9。本次研究纳入的放疗经治患者达到64.5%,DVDMS-PDT组放疗经治人群的es-PFS(3.25个月 vs 2.17个月,HR=0.592)和es-TTP均有明显改善(5.85个月 vs 3.94个月,HR=0.340)。
由于45.16%的TPC组患者在评估后交叉接受了DVDMS-PDT治疗,OS在初步分析中未显示统计学差异(7.0个月 vs 6.4个月, P=0.5169),但经秩保留结构失效时间模型校正后,DVDMS-PDT组有明显生存获益趋势(7.0个月 vs 4.7个月,HR=0.64, P=0.0223)。OS亚组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基线肿瘤负荷较大的受试者生存获益更明显,与PFS亚组分析结果相似8。
患者之益:吞咽困难显著缓解与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对186例受试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分析结果表明,DVDMS-PDT能够快速、持续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提升生活质量,解决晚期食管癌患者“吃饭难”的核心痛点。
吞咽困难改善:自治疗开始至6个月或提前退出(以先发生者为准),基于Stooler吞咽困难分级量表的最佳总体缓解率在DVDMS-PDT组为47.83%,远高于TPC组的8.62%(P<0.0001)。在治疗结束后,DVDMS-PDT组吞咽困难改善情况显著优于TPC组。
生活质量提升:EORTC QLQ-C30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及QLQ-OES18吞咽困难与进食评分均显示,相比TPC组,DVDMS-PDT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8。
安全之证:良好耐受性与低光毒性保障患者用药无忧
在安全性方面,与TPC组相比,DVDMS-PDT组的3级及以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更低,因AE导致治疗终止或死亡的患者也更少。光毒性反应发生率仅为4.07%,且多数为轻度至中度,治疗7日内,2/3患者的光毒性检测结果转阴,提示华卟啉钠具有更短避光期与更优安全性8。
小结
DYNA-Esophagus03研究作为全球首个跻身ASCO口头报告的食管癌光敏剂III期临床试验,不仅是晚期食管癌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更彰显了中国科研团队在国际舞台的卓越风采与创新实力。该研究证实新型光敏剂华卟啉钠介导的光动力疗法能够有效减小食管肿瘤负荷,改善吞咽困难和生活质量,延长PFS,并有OS获益趋势,临床获益显著,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该疗法创造性地破解晚期食管癌吞咽困难治疗僵局,为临床提供了“控肿瘤、改症状、保安全”的一体化治疗新选择,有望重塑晚期食管癌治疗格局,为我国众多晚期食管癌患者开启希望之门。
参考文献:
1. 郭婧怡,侯波. 光动力疗法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研究进展[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2,27(11):1491-1494.
2. Zeng H, Ran X, An L, et al. Disparities in stage at diagnosis for five common cancers in China: a multicentre, hospital-based, observational study.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1;6(12):e877-e887.
3. 乔友林. 食管癌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J]. 中国肿瘤临床, 2016, 43(12):499-501.
4.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2024年版)[J]. 国际肿瘤学杂志,2025,52(1):3-22.
5.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业委员会. 食管癌光动力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食管疾病,2020,2(1):1-7.
6. 李潇,杨敏,彭黔荣. 光敏剂应用于光动力治疗的研究进展[J]. 化学研究,2025,36(2):168-179.
7. Chen HJ, Zhou XB, Wang AL, Zheng BY, Yeh CK, Huang JD.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rose bengal derivatives with improved amphiphilicity for sono-photodynamic therapy. Eur J Med Chem. 2018;145:86-95.
8. Jun Zhou, Shegan Gao, Ligang Xing, et al. Cosiporfin sodium (DVDMS)-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versus treatment of physician’s choice (TPC) in patients (pts) with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aEC): A phase III, randomized, open-label, multicenter trial. 2025 ASCO. Abstract 4016.
9. Earlam R, Cunha-Melo J R. Malignant oesophageal strictures: A review of techniques for palliative intubation[J].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2010, 69(2):61-68.
编辑:Dreams
审校:Dreams
排版:Kenken
执行:Squid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