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分辨普通虫咬皮炎与基孔肯雅热,能让我们在面对蚊虫叮咬时更从容,及时采取恰当措施。
普通虫咬皮炎是生活中最常见的。
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很快会出现一个小红点,随后这个小红点逐渐扩大成红包,形状不太规则,边缘也不十分清晰。
红包的顶部可能会有一个小水疱,摸起来有点硬,还会伴有明显瘙痒感。
这种瘙痒会让人忍不住去抓挠,但抓挠后红包可能会变得更大,甚至出现破溃。
不过,普通虫咬皮炎一般症状相对局限,除了叮咬部位的不适,身体其他部位通常不会有明显异常。
而且,只要不过度抓挠,避免感染,经过一段时间,红肿会慢慢消退,皮肤恢复正常,整个过程大概持续3~5天。
而当被携带基孔肯雅热病毒的蚊虫叮咬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在叮咬后的1~12天,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能迅速升高到39℃甚至更高,人会感觉浑身发冷、打寒战。
同时,被叮咬部位及周围的皮肤会出现剧烈疼痛,这种疼痛不像普通虫咬皮炎那样主要是瘙痒,而是实实在在的痛感,而且疼痛范围可能会逐渐扩大。
除了皮肤症状,还会伴有头痛、关节疼痛,尤其是手腕、膝盖、脚踝等大关节,疼痛感明显,活动时会加剧,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出现皮疹,皮疹形态多样,可能是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等,分布范围较广,可能遍布全身。
如果被蚊虫叮咬后,只是出现局部的小红包和瘙痒,大概率是普通虫咬皮炎,做好清洁,涂抹一些止痒药膏即可。
但要是在叮咬后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扩散等症状,就要高度警惕基孔肯雅热病毒的可能。
此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说明:文字原创,部分图片由AI生成。
作 者:刘艺
责编:郝学婧
审核:姜峰 李硕然 李青青
为促进科普创作的传播与交流,我们组建了科普创作者交流群
由于申请人数较多,进群后请备注:医院、单位 / 专业 / 姓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