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辽宁舰,这可是咱们国家海军从零起步摸索出来的宝贝。辽宁舰的前身是苏联那时候的瓦良格号,本来是计划给苏联海军用的航母,结果苏联一解体,这艘船就搁浅了。中国买下它的时候,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因为海军实力需要补短板。
瓦良格号在黑海船厂停了几年,完工度也就六成多点,电子设备全拆光了,里面空荡荡的。中国花了2000万美元从乌克兰手里接过来,这笔钱听起来不多,但想想看,那时候咱们对航母内部结构一窍不通,买来就是为了学习和改造。
整个过程从购入到服役,花了十几年时间,中间各种坎坷,但也正因为这样,辽宁舰成了咱们海军的起点。2016年俄罗斯海军司令科罗廖夫登上辽宁舰后,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这事儿不是编的,而是因为他看到中国对这艘老船的改造程度,远超他们原本的想象。
瓦良格号的来龙去脉
瓦良格号这艘船,起源得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那是苏联海军野心勃勃的时候,他们想建一支强大的航母舰队,库兹涅佐夫级就是其中一型。瓦良格号作为第二艘,1988年11月下水,1990年正式命名,本来计划1998年服役。
可1991年苏联解体,一切都乱套了。乌克兰继承了这艘半成品航母,但他们经济一塌糊涂,工业基础也跟不上,船就这么在尼古拉耶夫黑海船厂闲置。完工度大概67%,舰体框架在,但动力系统、武器装备啥的都没装,里面锈迹斑斑。
中国海军那时候正缺航母,陆陆续续研究了好几年,但从头建太难了。买个现成的半成品,能省不少事儿,还能直接上手学经验。
1998年,中国通过一家澳门公司,以改造成海上赌场的名义买下瓦良格号。价格2000万美元,听着便宜,但这背后是情报和外交的较量。
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不乐意中国有航母,各种阻挠。运输过程最麻烦,瓦良格号体积巨大,没动力,只能靠拖船拉着走。从黑海到大连,得过土耳其的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好几道关卡。
2000年6月开始拖航,土耳其那边以安全为由卡了16个月。中国代表反复谈判,最后答应支付10亿美元保证金,还签了20多项协议,包括援助他们的基础设施啥的。2001年8月才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2002年3月3日终于到大连港。
到港后,没急着动工,先闲置了三年,中国专家团队上去测绘,搞清楚内部结构。瓦良格号的设计是苏联的滑跃式起飞,舰长304米,宽70米,排水量6万吨多。中国接手后,发现船体上电子元件全被乌克兰拆走了,等于从头来过。但这也给了咱们机会,能按自己的需求改。
改造从2005年4月在大连船厂启动。中国海军和船舶工业集团合作,科研人员从动力、雷达到甲板,全盘上手。瓦良格号原计划是反潜航母,中国改成多用途的,重点加强舰载机操作。
锅炉系统换了国产的蒸汽轮机,舰岛上装了346型相控阵雷达,这是咱们自己研的,能探测几百公里外目标。飞行甲板加了滑跃坡道,长度到12度角,方便歼-15起飞。
机库空间扩大,能装24架飞机,加上直升机啥的。整个改造花了7年,成本上百亿人民币,不是光砸钱,还得攻克技术难关。比如,焊接船体时,得确保强度够,航母在海上颠簸,不能出问题。
2011年8月开始海试,辽宁舰在黄海转悠几个月,测试航速、稳定性啥的。2012年9月25日,正式服役,舷号16。这艘船入列后,没马上打仗,而是先训练。
2012年11月歼-15首次在甲板上起降,标志着中国航母时代开启。辽宁舰的改造,不是简单修修补补,而是从苏联壳子到中国芯的转变,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后来国产航母铺路。
俄司令登舰背后的对比
俄罗斯海军司令科罗廖夫,1955年生人,海军老将,从1972年入伍,一路爬到总司令,2016年4月上任,到2019年5月退休。
他管海军那几年,正赶上俄罗斯经济压力大,舰队老化严重。库兹涅佐夫号是他们现役唯一航母,也是瓦良格号的姊妹舰,1980年代建的,但维护跟不上,常出故障。
2016年11月5日,科罗廖夫访华,顺道登上辽宁舰参观。他和代表团上去转了转,和官兵交流。媒体拍到他离开时的照片,表情严肃,不像来时那么轻松。为什么脸色大变?说白了,是因为辽宁舰的成色太好了,超出俄罗斯预期。
瓦良格号本是苏联遗产,俄罗斯人知道中国买去后会改,但他们觉得中国没经验,顶多修修就能用。结果辽宁舰服役后,各项指标稳,雷达、指挥系统都是国产的,集成度高。
相比库兹涅佐夫号,辽宁舰的甲板更平整,机库组织更合理。库兹涅佐夫号那时候刚好出问题,2016年去地中海执行任务,甲板上飞机起飞时还冒黑烟,维护老大难。
科罗廖夫一看辽宁舰,干净利落,作战能力成型,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俄罗斯海军预算有限,新航母计划一拖再拖,而中国用7年就把瓦良格改好,还开始建自己的。
这次参观,让俄罗斯意识到中国海军追赶速度快,中俄海军合作虽好,但竞争也在。科罗廖夫后来在采访中提过,中国航母发展给他印象深,这也刺激俄罗斯加快自家舰队更新。
但辽宁舰的成功,不是运气,而是中国工业体系的积累,从钢铁到电子,全链条支持。俄司令的反应,反映出大国海军的现实对比,谁落后谁着急。
辽宁舰改造的关键,在于中国对核心系统的自主化。原瓦良格的苏联设计有短板,比如动力不稳,中国换了8台蒸汽轮机,总功率20万马力,航速30节。
武器上,加了730近防炮和海红旗导弹,防空能力强。舰载机从苏-33改成歼-15,国产化率高。这让辽宁舰不光是艘船,还是训练平台,官兵练了上千次起降。
俄罗斯看到这些,脸色变也正常,他们的库兹涅佐夫号服役30年了,还在修修补补。中国从辽宁舰学到教训,比如滑跃起飞限制大,后来国产航母就改了。“老大哥”看小弟长大了,有点复杂心情,但也推动大家往前走。
辽宁舰服役后的海军新篇章
2012年辽宁舰入列后,中国海军航母事业像开了挂。之前海军主要是近海防御,有航母后,能远海作战了。2013年11月,辽宁舰首次远海训练,去南海转悠,验证编队能力。舰上官兵练了几个月,积累实战经验。
2017年4月26日,第二艘航母山东舰下水,这是首艘国产的,排水量6.5万吨,继承辽宁舰设计,但内部优化了,机库大点,能多带飞机。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服役,舷号17,现在和辽宁舰双航母编队,威慑力翻倍。
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8万吨级,用电磁弹射,起飞效率高,这是中国向美式航母靠拢的标志。2024年5月福建舰开始海试,预计今年底服役。到2025年,中国有三艘航母在役,数量上追美国脚步。
辽宁舰这些年没闲着,2023年大修7个月,换了部分设备,寿命延长到2040年后。它从训练舰变成主力,参与过台海、南海演习。俄罗斯那边,科罗廖夫退休后,海军还是老问题,2022年库兹涅佐夫号修船坞起火,尴尬。
中国航母发展,靠的是持续投入,科研院所和船厂联动。从瓦良格买来,到现在三艘在手,中间是几代人努力。辽宁舰的意义,不光是军事,还象征工业崛起。
俄罗斯司令那次参观,像一面镜子,照出差距,也激发动力。未来,中国航母会更大,更先进,核动力啥的也在研究。说到底,海军强了,国家腰杆才硬,这条路走得实打实。
从一艘废弃船,到海上利剑,中国海军用行动证明,啥都能干成。俄罗斯海军的感慨,也提醒大家,竞争永不止步。辽宁舰继续服役,带着咱们的海军往前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