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公开诬陷,私下道歉’撕裂了公众对正义的期待。地铁里被当众指认偷拍的小叶,承受着精神凌迟般的羞辱,而对方躲闪的道歉与法院‘影响相当’的判决,让这场伤害成了无法弥合的裂痕。当法律天平倾斜时,我们追问:真正的救赎,是否该从施害者直面阳光的忏悔开始?"
“成都地铁诬告案”持续发酵,一句“公开诬陷,私下道歉”道尽了网友的意难平。 小叶的遭遇,引发了对公平正义更深层次的拷问。
法院一纸判决,一句“影响基本相当”,真的能抹平当事人所受的伤害吗? 事情是这样的,小叶在地铁里被罗某某、曾某某指认偷拍,被迫在人流如织的楼梯口接受“审判”。最终,真相大白,小叶洗清嫌疑。 法院却认为,两女子事后的道歉,已经足以弥补对小叶造成的影响,无需再公开道歉。
这判决,就像一块巨石,投入舆论的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影响基本相当”?这几个字,成为了网友们争论的焦点。
设想一下,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当成“色狼”示众,这是一种怎样的羞辱?小叶遭受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罚站,更是精神上的凌迟。 而两女子的道歉呢?一次是私下进行,一次是戴着口罩帽子,偷偷摸摸,还有一次,则是在非公开的法庭上。
这样的道歉,有多少诚意?又能被多少人知晓? 更扎心的是,至今网络上都难以寻觅到两女子的公开道歉声明。 这不禁让人质疑,这所谓的“道歉”,究竟是真心悔过,还是为了应付法律的程序?对比胖东来内裤事件中,当事人的公开透明道歉,地铁“诬陷门”的道歉,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如果真心悔过,为何不敢光明正大?如果真的想弥补伤害,为何不选择在小叶蒙冤的地方,以同样的方式,站出来真诚道歉?难道一句轻飘飘的“影响相当”,就能抹去小叶遭受的心理创伤?就能平息大众心中的怒火? 这起事件,不仅仅关乎小叶个人的遭遇,更关乎社会公德和网络环境。 近年来,网络“伸张正义”的事件层出不穷,但其中不乏“误伤”甚至“网暴”的情况。
一些人,打着正义的旗号,肆意宣泄情绪,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 殊不知,这种“正义”,早已变了味,成为伤害他人的利器。
成都地铁诬告案,无疑是一记警钟。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更不要随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和道德审判。 要知道,一句不负责任的指责,可能会毁掉一个人的人生。
成都地铁诬告案法院的判决,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法律公平性的思考。 法律,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应该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才能让受害者得到真正的救济?如何才能让施害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正义不仅要实现,还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期盼。
还记得诬告胖东来的段某吗?她通过抖音账号“两个小段(小)”发布视频,主要内容为案涉红色女士内裤品质存在问题并致其过敏,并据此对商品品质和服务行为作出贬损性评价。该视频播放量为12174358,点赞量为113662,评论量为42131,分享量为199090,收藏量为6071。
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判决段某在其个人抖音账号“两个小段(小)”发布宣读书面道歉信的视频,书面道歉信的具体内容需经法院审核,发布后30日内不得删除;段某赔偿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各项经济损失共计400000元。
这才是应有的道歉方式,成都地铁诬告案的两名女子显然没有,该案无疑给我们的社会出了一道难题。 我们该如何守护心中的那份正义,让好人不再寒心,让坏人无所遁形?这恐怕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道歉”变成一纸空文,当”重要物证”被人为破坏,“当“影响相当”成为开脱的理由,我们不禁要问,真正的公平正义,到底在哪里?难道受害者只能默默承受,施害者却可以逍遥法外?我们期待一个更加公正透明的社会,让每一次伤害都能得到应有的弥补,让每一次正义都能得到彰显。 你认为,小叶的遭遇,最终应该如何收场,才能让大众信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