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感觉窗外吹来的风明显多了几分凉意,翻看手机果然看到热搜上挂着一个话题:#全国都在咽喉炎吗#。下面好多网友分享自己的不适,有人说“嗓子干得像沙漠”,还有人调侃“咳得胸肌都快练出来了”。
这让我想起《黄帝内经》里的话:“秋三月,此谓容平。”秋天本该是收敛神气、让身心平静下来的季节,但身体的小毛病却总是不请自来。
今天还看到一条新闻,说烟台120发布心脑血管健康提醒。最近早晚凉意渐浓,午间温度却仍然较高,这种大幅度的温差变化正悄然成为心脑血管的“隐形杀手”。据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统计,9月4日-11日一周内,全市心脑血管疾病急救达940例,较之前呈显著上升趋势。
01.身体信号,藏在季节变换里
秋天燥气当令,最容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很多人感觉口干舌燥、咽喉不适,其实都是身体在告诉我们:它需要不同的照顾了。
一位做医生的读者告诉我,最近门诊量明显增多,大部分是感冒、呼吸道感染和心脑血管问题。她说了句很形象的话:“季节转换时,身体最先知道。”
气候变化也在影响着蚊媒传染病的传播。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9月全国大部气温偏高,江西西北部、湖北大部、湖南大部、重庆、四川东部等地偏高1~2℃。这种气候条件可能更有利于媒介伊蚊繁殖和活动,增加了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挑战。
02.养生之道,在于顺应自然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养生最关键的就是顺应自然规律。
针对秋季温差大的特点,烟台120急救专家给出了实用建议:注意保暖,早晚外出时增加衣物,尤其要保护好头部、颈部和脚部;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建议避开清晨低温时段锻炼;高血压患者要每天测量血压,注意观察血压波动。
我个人还有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每天早晨喝一杯温柠檬蜂蜜水,既补充水分,又滋润肺阴。这不是什么复杂的配方,却能让身体感受到舒适。
03.预防优于治疗,细节决定健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9月健康风险提示中,也提到了很多实用的预防措施。
比如避免蚊子叮咬,可以使用蚊香或电蚊香液,并使用纱门纱窗和蚊帐进行防蚊;前往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
还有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尽量吃熟食,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海鲜、蔬菜;吃水果要清洗、削皮;饮用开水或未开封的预包装水、饮料。
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却是保持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
04.身心和谐,是最好的养生
我越来越觉得,真正的健康不是靠吃多少保健品,而是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
《中医养生学》讲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当我们能够保持心态平和,不为外界纷扰所动,身体的自愈能力就会自然增强。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以前追求马甲线,现在追求睡得好。”这种转变,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学会筛选适合自己的健康信息,而不是盲目追随每一个健康潮流。
一位每天坚持健身的网友说得好:“养生不是怕死,而是更好地活着。” 健康不是终点,而是让我们能好好经历每一天的底气。
秋风起时,愿我们都能温柔对待自己——穿得暖一点,吃得润一点,睡得早一点。毕竟,最好的养生,就是尊重四季、善待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