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好诗
背景
走进生活中的人,都愿留下自己足迹
演员的聚光灯
一百年还在亮着人们眼睛
还有比聚光灯亮的,永不熄灭的
是走上铅字的人物
像司马光砸破缸,都上课本流传了千年
在我参加工作多年后,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只是在扎堆的人群中,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
谁谁是县长儿子,还有一人自豪地说,他妈妈是县妇联主任
听到这里,背景这个词也就印进了心里
怪不得有人照相也选背景
选不到大山也要选块大石头照下来
我也照过,同事们到我家里去的时候
给我照了一张站在家门口影背前的相片,拿过来一看,挺好!影背上有一条大道,一位扛着铁锨的农民正大步朝前走着呢
一位常客
三胖子把三码子车
往门前一停
一手拽下肩上毛巾擦着汗
一脚闯进饭店
“老板——老板——老板”
三声,才唤出台案后一声
“今天烩窝头没了,焖饼吃吗?”
“不吃。”“不吃——对不起,今天没饭。”
“炒菜有吗?”
“有——” 一个有字还没说完,老板笑脸游到了跟前
“今天咋舍得吃起炒菜?”
“儿子考上了大学,吃升学宴,大队人马随后就到”
“为孩子舍得花钱的爹,佩服,好爹,好爹。二丫,上茶。”
开车给王岐山村王某送诗集有感
昨天,像游进了深海
在海里寻找岸,寻找小岛
王岐山村,被一片片高玉米埋进海里
绿波荡漾,小车像条鱼
在绿波里游来游去
它像鱼崽寻找妈妈,找不到方向
一条船缆像小路,把小鱼拽上了岸
岛上人家,四间小屋,也在绿波中浮着
它和悬在小院里的丝瓜、豆角差点头碰了头
如果我在这里写诗,首首也可能染上绿色
作者:刘树仁,山东宁津人,市作协会员。诗是发现,是创造,每首诗都是在诗人思想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灵芝草。诗稿在《诗刊》《中国诗歌网》《文峰书院》《都市头条》《德州朗诵艺术团》《你在我风景中走过》《诗歌学人》等各级文学网络平台发布或在《山东诗歌》等刊物发表,出版诗集《夕阳拾趣壹》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诗对生存生命的揭示。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品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