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空袭海湾富国,国际社会都惊了,卡塔尔可是主权国家,说炸就炸?
事件发生后,联合国安理会以15:0全票通过了对以色列的谴责声明,中美对以色列的立场罕见一致,是美国“良心发现”了?
9月9日,以色列出动15架战机,对卡塔尔首都多哈实施空袭,打击目标是正在当地开会讨论美国提出的最新加沙提案的哈马斯高层人员。
以媒称,15架以军战机奔袭约1800公里,向单一目标发射10枚导弹,且所有导弹在数秒内击中目标建筑。
难度可想而知。
虽然哈马斯表示袭击造成5人死亡,无一人是该组织高层,但是否确切还待考证。
除此以外,卡塔尔安全部队中也有一人在袭击中身亡。
作为主权国家,首都被袭绝对是耻辱,但卡塔尔却很无奈。
信息来源:环球网
9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应阿尔及利亚请求召开紧急会议,审议以色列空袭卡塔尔事件。
会上,各成员国围绕以色列行为的合法性、安全后果、地区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最终,安理会以15票赞成、0票反对、全票通过的方式,正式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对卡塔尔的军事打击行为,认为这是一次对主权国家的未经授权的武力使用,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
看似这个结果应该是没有什么悬疑,几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但因为美国的存在,让其显得非比寻常。
美国历来是以色列在国际场合最坚定的支持方之一,曾多次在安理会为以色列动用否决权。
这次连美国最后竟投下了赞成票,能说明美国对以的战略发生了动摇吗?
看起来更可能是以色列做的太过分了,美国简简单单一句“它知错了,不会再犯”恐怕是压不住“场子”。
以色列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靠的就是美国一边为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一边在外交场合给予其强有力的保护。
在袭击发生后,以色列不仅不道歉,还大言不惭地宣称以色列对这次袭击负全部责任。
不仅如此,内塔尼亚胡还在空袭行动次日公开向卡塔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即驱逐境内所有哈马斯成员,否则以色列将“采取进一步军事行动”。
而在此前,卡塔尔一直是巴以冲突中重要的调解方。
多哈作为哈马斯政治局的长期驻地,也一直是停火谈判的场所。
此次会议本就是为了回应美国提出的最新停火方案,却被以色列视为“高价值目标”直接摧毁。
只能说嚣张的多了,能这么嚣张的却只有以色列一个。
在安理会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发言,立场明确,措辞严厉。
他指出,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是一次“性质极其恶劣、毫无诚信的行为”,不仅破坏了加沙地区的停火努力,也对整个中东和平进程造成了负面冲击。
傅聪特别强调,这一事件的发生,与个别域外国家在中东事务中长期采取失衡立场脱不开关系。
虽然没有点名,但结合言辞和语境,指向明确——所说的“个别国家”就是美国。
敢在全球目光之下,袭击一个与其并无直接敌对关系的主权国家,还扬言“下不为例”,以色列的底气正是来自于美国。
其一,傅聪大使已经言明,如果没有美方的默许,别说以色列的十几架战机,就是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卡塔尔。
要知道美军在卡塔尔可是有中东最大的军事基地的,这里的装备包含先进的防空系统和导弹。
而这次卡塔尔受袭,美军基地却陷入“诡异的沉默”。
虽然特朗普在袭击发生后不久,就急急忙忙发文称是“不是我做的决定”,但前前后后来看,美国不知情的可能性较小。
乌代德空军基地
更别说在袭击前两天,特朗普还在“真实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充满威胁意味的“最后通牒”。
他警告哈马斯必须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方案,否则将承担“严重后果”。
结果没两天“严重后果”如约而至。
第二,是美国的武器援助。
以色列长期依赖美国提供的军事装备、情报支持和外交保护。
在当前巴以冲突持续升级的背景下,美方的军援几乎没有间断。
正因如此,以色列即使面对国际压力,也依然敢于采取高风险行动。
而从行动完成后内塔尼亚胡的表态,以及与特朗普之间的互动看,两人仿佛演了一场“双簧戏”。
特朗普一边对卡塔尔表示“遗憾”,声称“信息来得太晚,已无法阻止”,一边在私下与内塔尼亚胡进行通话,并强调打击哈马斯“是一个值得的目标”。
特朗普的“遗憾”只存在于外交辞令。
但要以此来糊弄世界各国,恐怕还差点“意思”,更别说这次安理会投票之际,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萝西,依旧在重申美国对以色列的安全承诺,企图为其托底。
但对于卡塔尔来说,事情到这一步,能选的路并不多。
卡塔尔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也不具备与以色列正面对抗的能力。
更何况卡塔尔境内还有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军事基地——乌代德空军基地。
要报复以色列?没有这个底气。
要指责美国?也没有这个胆子。
于是,卡塔尔只能在国际场合发声控诉,呼吁尊重主权,要求国际社会介入调查。
但即便在联合国赢得了15:0的全票支持,也难以改变军事打击已经造成的损失。
更何况就连卡塔尔这个“苦主”都选择咽下这口气呢?
真正让人感到讽刺的是,在这次事件发生前,卡塔尔对美方的“示好”可谓不遗余力。
今年5月,卡塔尔与美国签订了一份高达2400亿美元的军贸与投资合作协议。
不仅如此,卡塔尔还向特朗普赠送了一架价值4亿美元的总统专机,媒体称之为“象征性的外交礼物”。
而如今,仅仅过了不到半年,美国的“回报”化为以色列的炮弹落在卡塔尔的首都。
这对卡塔尔而言也是一次现实的提醒:自己的妥协和美国的承诺在关键时刻未必能换来安全保障。
突如其来的空袭让中东地区再次意识到,“主权”在现实政治中有时是脆弱的。
即使你是美国的盟友,即使你为和平努力多年,也可能在一夜之间被推上风口浪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