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三年之久的俄乌冲突,近期又因为北约意欲向乌克兰派遣军队而再次焦灼起来,两国都因为这场战争而疲惫不堪,却依旧深陷漩涡。
可仍有国家正在变成下一个“乌克兰”。
它就是在中国周边的菲律宾!
对此,菲前总统杜特尔特却早有预料!
时间回到2016年,杜特尔特刚上任时就释放出不同寻常的信号。他强调要与邻国改善关系,也一度提出要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军事协议。
那时候,他的用语已经带着警示意味:“不要让菲律宾变成棋子。”虽然没直接说“乌克兰”,但逻辑相似,就是担心被推到冲突前沿。
2020年,菲律宾一度向美国发出终止《访问部队协议》的通知,几个月后通知又被暂停,再后来又被撤回。这种摇摆姿态本身,就是对未来风险的注解。
杜特尔特阵营甚至发起过请愿,呼吁政府停止过度依赖美国的军事机制,警告菲律宾正在被推向“代理战争”的边缘。
相比之下,小马科斯政府的政策走向几乎是180度大转弯。他不仅重启与美军的合作,还新增了更多美军可以使用的军事基地,强化联合军演,甚至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态度。
2023年,美菲联合宣布扩展《强化防务合作协议》,新增几个军事基地。消息出来后,菲律宾本地不少人表示担忧,怕被卷入大国博弈。
这些基地位于北部和西部,面向南海和台湾海峡,明显服务于美国亚太战略。
也因此,当菲律宾普通百姓看到“亚洲的乌克兰”这样的标题,第一反应就是战争、冲突、难民。这些画面足够刺眼,也最容易制造不安。
在马尼拉街头的普通人眼里,这些国际争论离生活并不远。物价、就业、渔业安全、台风灾害才是日常。但每次看到“亚洲的乌克兰”标题,都会心头一紧。
毕竟,菲律宾渔民是中菲关系变化下的实实在在的感受者。
2016年的所谓“南海仲裁案”被菲律宾政府吹嘘为“主权胜利”,但实际却是一场闹剧,中国的南海主权无可辩驳,其行为反而促使中国加大了在南海的控制力度,渔民传统渔场被压缩,渔获量锐减四成。
在这种背景下,菲律宾已经成了地缘政治的棋子。
美国可能已经操控菲律宾,菲律宾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乌克兰或者叙利亚。
毕竟,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总统都不会轻易被抓,被抓的国家都很不正常。
韩国就是如此,前总统经常被抓。总统被抓不是文明的象征,恰好是别国操控的结果。那些小国的总统被抓,往往是那些跟美对着干的。
而杜特尔特于2025年3月11日在马尼拉被捕,依据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罪名涉及反人类罪,相关其任内毒品战争。这事件暴露外部操控迹象,因为杜特尔特政策不完全依附美国,追求独立外交。
菲律宾现在面临一个尴尬局面: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靠中国。
中国是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而美国虽然给菲律宾画了个“大饼”,比如半导体出口零关税,但一年也就12亿美元。
而中国一旦恢复香蕉进口,就能养活20万菲律宾蕉农。这种经济依赖让菲律宾在安全选择上陷入两难。
而且,菲律宾军方内部对此态度并不完全一致。
许多军官都是在杜特尔特时期晋升的,他们对小马科斯政府“亲美”倾向深感忧虑。他们认为,这种走向可能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但在马科斯的操作下,如今的菲律宾军校教材大量采用美军教材,军官赴美受训成常态,“亲美派”主导军事体系,使其沦为美国战略执行者。
不过,依然有务实派深知过度挑衅中国只会自断财路。
杜特尔特的预言之所以值得重视,不是因为他亲中,而是因为他看清了地缘政治的基本逻辑。
菲律宾不应该像乌克兰那样,在域外势力的操盘下陷入冲突泥潭。这样的预言,在当时被看作“亲中自嗨”,但在俄乌冲突想停火却不能的背景下,却意外地精准。
而东盟其他国家并不乐意跟着菲律宾瞎折腾。像印尼、越南这些国家,虽然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但在大方向上,大家都比较理性,没人想把自己的国家变成战场。
菲律宾需要重新评估美菲相关军事协议,拒绝成为美国“代理人”,加强自身军事能力建设,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避免在大国博弈中沦为炮灰。
如果继续押注于军事对抗,忽视区域外交智慧,菲律宾未来的局势可能真的会走向不可控的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