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中,欧洲的天空再度被紧张的阴云所笼罩。
当地时间9月14日,,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签署历史性决议,允许北约成员国军队正式进驻波兰领土。
随即,北约秘书长吕特宣布启动“东方哨兵”行动,整合丹麦、法国、德国等多国军事资源,打造冷战后东欧最大规模防御体系;俄罗斯外交部则罕见召见北约大使,警告此举“将触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
“东方哨兵”
事件的起因是几天前,波兰领空突然闯进十几架无人机,这可把波兰吓坏了。尽管俄罗斯坚决否认无人机来自本国,但显然欧洲不是这么想的。
于是,整个北约瞬间进入“戒备状态”,丹麦、法国、德国等国,第一时间宣布向波兰及周边地区派出部队——
丹麦率先表态,要派遣两架F - 16战斗机和一艘防空护卫舰;法国出动两架配备空对空导弹的“阵风”战斗机,在波兰上空巡逻;德国也承诺提供四架“台风”战斗机;英国虽未公布具体装备,但表示全力支持。捷克也没闲着,派出一支配备三架米 - 171S直升机的特种作战直升机部队及150名士兵前往协防。
欧洲如此紧张,因为波兰作为北约东翼的“前沿国家”,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它一边挨着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一边靠近乌克兰,相当于北约东翼的“第一道防线”。
事实上,波兰2024年国防开支占GDP比例已达4%,位居北约国家之首,远超2%的盟约标准。此次允许北约驻军,是其“以军固防”战略的延续。同时,波兰也希望借此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对冲潜在的地缘政治风险。
对于此举最高兴的,应该就是乌克兰了,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愿与波兰分享实战经验,帮助培训波兰军队,共建防御体系”。
军演对军演
欧盟张牙舞爪,俄罗斯这边也没闲着。
这两天,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武装力量联合战略演习“西部-2025”正在进行。当地时间9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表示,演习中,“戈洛夫科海军上将”号护卫舰发射一枚“锆石”高超音速导弹摧毁了假想敌海上目标。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表示,目前俄乌谈判小组层级的接触处于暂停状态,但他同时指出,俄罗斯愿意继续就乌克兰问题进行和平谈判。
当地时间13日,波兰喀尔巴阡山省第三领土防卫旅的士兵开始举行“火焰风暴”演习。演习期间,官兵将在多个林地昼夜实施实战化训练,将动用反坦克导弹及无人机等装备。演习将持续至18日。
该演习是目前波兰最大规模军演“钢铁捍卫者-25”的组成部分之一。“钢铁捍卫者-25”演习预计有波兰及北约国家超过3万名军人参与。
这场冲突已经陷入死循环。北约越施压,俄罗斯越强硬;俄罗斯越强硬,北约越紧张。双方都在等对方先服软,可谁都不愿意先低头。
这一场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鱿鱼游戏”,会不会弄假成真?
局势会走向极端吗
尽管欧盟已经“举起了枪”,扳机却握在美国手中。但令人不安的是,美国最高层竟然在此时陷入了一场混乱。
在无人机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其称为“可能失误”。然而短短几天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却表示,该事件“不可接受、危险”,并在发言中明确使用“俄罗斯无人机”相关措辞。
对此,有分析表示,眼下欧洲正处于“二战后最接近大规模军事对抗的时期”,局势后续走向引人担忧。
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官员们强调“东方哨兵”是“纯粹防御”;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普京称其为“被迫回应”;在华沙总统府,纳夫罗茨基坚称这是“国家安全的唯一选择”。
三方都在为和平发声,却都在为战争铺路。
对于欧洲而言,在边境陈兵或许能安抚内部民意,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美国若不能拿出兼具力度与诚意的外交举措,其斡旋者角色将愈发尴尬。
未来,世界必须做好准备,迎接一场可能更为漫长和艰难的对抗。国际社会需深刻反思,如何重建互信,推动各方回到谈判桌前,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这是化解当前困局、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关键所在。
编辑: 秦扬轲
责编: 赵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