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清朝与明朝是敌对关系,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可是这并不妨碍清朝最高统治者对明朝喜爱,其中一位更是达到了“疯狂”的地位。此人对明太祖朱元璋推崇备至,还将崇祯帝朱由检当作“异世知己”。他还经常穿着明朝皇帝专用的“翼善冠、衮袍”,并在朝堂上恢复明朝各项的制度。那么,这位皇帝到底是谁呢?
一、崇尚明朝
此人就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帝。在清朝的众多皇帝中,顺治帝是第一个系统接受汉文化教育的,特别是在清朝定鼎北京,入主紫禁城后,明朝对他的影响更加深刻。顺治十年(1653年),16岁的顺治帝与大学士们探讨谁才是历史上最贤明的帝王。有位汉人官员认为是唐太宗李世民。
没想到顺治帝却说:“岂独李世民,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顺治帝不光是嘴上说说,他直接照搬朱元璋的“圣谕六言”,下旨让五城各设公所,每月进行宣讲。对朱元璋,顺治帝是崇敬,而对崇祯帝,他则是视为“异世知己”。顺治十六年(1659年),顺治帝特意来到崇祯帝的思陵祭奠,“悽然泣下”,并亲自写下了一篇祭文。
二、推行明制
早在皇太极的时候,清朝就已经学习明朝的各项政治制度,但其实是徒具虚名,发挥关键作用的仍然是议政王大臣会议。顺治帝在亲政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仿照明朝建立起了以内阁为中枢的中央集团体制。顺治十六年(1658年),顺治帝又下令剥夺满洲亲贵在各部院“掌印”的特权,“受事在先者即著掌印,不必分别满汉”。
众所周知,明朝除了内阁制度外,内廷制度也非常重要。对此,顺治帝也进行了部分恢复,二十四衙门中的十四个重新“开张”,比如司礼监、御用监、内官监等。对明朝的服饰,顺治帝也是非常喜爱,“尝服翼善冠、衮袍,临镜问诸阉,各称善,上亦曰善”。此事还传到了朝鲜人那里,说顺治帝“慕效华制,暗造法服,时或着御”。
三、遭到“清算”
其实,顺治帝推崇明朝政治、文化,重用原来的明臣及宦官,还有着自身政治目的。清朝建立之初,满洲亲贵一直通过议政王大臣会议,占据着重要地位。顺治帝想通过建立明朝的各项制度,来加强皇权的统治地位,做一个真正的皇帝。当然,在这个因素之外,顺治帝本人对明朝文化确实是比较偏爱的。
顺治十八年(1661年),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病死。接着,顺治帝的遗诏公布。当人们阅读这份遗诏时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不是遗诏,而是“罪己诏”!诏书的内容完全否定了顺治帝生前的各项举措。其实,这份遗诏并不是顺治帝真实意思的表达,而是以四辅臣为首的满洲亲贵借顺治帝之口,说出了他们的不满,之后就是“改弦更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