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投稿邮箱xuyitvxmt@163.com)
今天是2025年9月13日
星期六
今日天气
阴到多云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
偏西风转偏南风3到4级
今晨最低气温:22℃
今天最高气温:27℃
时政要闻
“团”聚盱眙 赋能启航!盱眙县召开科技镇长团轮换工作会议
9月12日,我县召开科技镇长团轮换工作会议,总结回顾上一轮科技镇长团工作成效,研究部署新一轮科技镇长团工作任务。县委书记孙志标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第十七批、第十八批科技镇长团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叶楠主持会议。
重点关注
江苏医保新政来了!
医保公共服务“高效办”再升级!
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实现
“免申请、即时办”
近期,江苏省医保局印发了《关于做好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免申请、即时办”工作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9月起,对我省在职职工省内跨设区市流动就业并办理新参保的,无需个人申请,由医保信息平台自动完成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免申请、即时办”,个账资金“秒到账”。
自试运行以来,全省已自动办理6.2万笔转移接续业务,超7400万元个人账户资金悄然划转至新账户中,解决了群众流动就业的后顾之忧,成为医保强化民生服务助力营商大环境和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新实践。
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是什么?
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主要指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因跨统筹地区就业、户籍或常住地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基本医保关系的转移接续,包括个人医保信息记录的传递、职工医保个账资金的转移以及医保待遇衔接的处理。以2024年度为例,我省在职职工人数约2550万人,全年转移接续业务办件量已超百万件。
在日常经办过程中,经常有省内参保人不了解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的相关政策,不知道或者忘记去申请,造成待遇衔接中断,影响待遇正常享受,比如个人账户资金沉淀在原参保地,无法及时转移至新就业地使用;又比如在办理医保退休时缺少参保缴费年限的记录,还要去翻档案、查资料等去佐证等等不好的体验。
现在医保部门推出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免申请、即时办”功能,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有哪些新升级?
业务集成高效办理,无需“逐项办”
依托全省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和“一人一档”全民参保数据库,将以往参保人员需要逐项办理的职工医保参保、医保关系转移接续、职工医保家庭共济等高频关联业务,通过信息系统优化、业务数据贯通,升级为由医保信息平台实时精准识别、自动触发、集成联办。参保人员完成省内职工医保新参保,即可实现关联业务的无缝衔接,做到“缴费年限跟人走、个账资金秒到账、家庭共济连续享”。
医保数据“多跑路”,无需“申请办”
主动破解参保人员可能存在的“不知道要办”“不能及时办”“不会操作办”等堵点痛点,重塑业务流程,精简业务环节,不再需要参保人员主动发起省内医保关系转移申请,调整为由医保信息平台完成参保状态的读取、办理条件的判断、业务的自动触发办理、办结状态的反馈等业务闭环,实现个人“申请办”提档升级为平台“智能办”,用医保数据“多跑路”,换来参保人员“便捷无感”享受医保优质服务。
提升基层经办效能,推动“减负办”
以往办理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业务,需要转出地、转入地两地经办人员在医保信息平台上对每一笔业务进行审核、确认、提交等操作,看似简单但也会占用基层经办机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得益于医保信息平台“自动办”“智能办”,在“免申请、即时办”新模式下,经办机构整体业务量大幅降低,基层经办人员从日常琐碎的操作中解放出来,不再“负重前行”,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向疑难个案的处理,更好地为参保人员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优化线上服务渠道,拓展“自助办”
进一步畅通江苏医保云APP线上服务渠道,丰富业务办理功能,实现“自助查”“自助办”。新增“一键查询”省内多地暂停参保、个人账户余额、参保单位、参停保时间等信息,以及参保人员有多地暂停参保记录,可以自主选择待转移的记录进行申请办理等配套功能。对于参保人员有在院、欠费等特殊情形的,江苏医保云APP也会主动提醒告知,引导参保人员按对应的操作路径处理。
损害器官、提高患病风险……这种“厨房神器”别再用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将矿泉水瓶、饮料瓶洗干净用以储物,比如装酱油、醋等调料,大饮料瓶装米、面、粮、油等,一些人还把塑料瓶称作“厨房神器”。
然而,看起来环保节约的废物利用,却隐藏着不小的健康隐患。
01
不推荐重复使用饮料瓶、矿泉水瓶
生活中,塑料制品随处可见。尽管都是塑料,但它们之间其实有差别。
塑料制品上有三角箭头标志,三角中的塑料从1—7不等,代表的是它们原料树脂的规格。 不同 等级的塑料制品,有着不同的特性和 应 用场景。
大家常见的饮料瓶、矿泉水瓶、一次性包装袋等,通常是1号PET材质,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这种材料轻巧、无异味、化学性能稳定、气密性强,可直接用于食品包装,是应用最广的饮料包装材料。
市场上的PET塑料品,只要遵守国家标准,在符合存放条件、存放周期的情况下,有害物质的迁移量都低于标准量,不会给人体带来健康风险。 但是如果重复使用,或更换盛放的东西、在不适合的条件下存放,可能导致本来安全的塑料瓶变得不安全。
■ 改变盛放的东西,可能带来安全风险
饮料瓶、矿泉水瓶等在设计生产时主要针对水、碳酸饮料、果汁等液体,如果让它来盛装其他液体,可能会因为液体性质的变化而释放有毒物质。
比如,用饮料瓶盛放醋,液体的pH值降低,很可能会让有害物质的迁移量增多。
有研究发现,用PET塑料瓶分别装4%的乙酸、10%的乙醇和20%的乙醇时,装乙酸的瓶中的有害物质锑的迁移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种。
■ 高温会让饮料瓶变得不安全
PET不耐高温,不能用于盛装超过70℃的食物或热水。如果盛装过热食品就会形变,同时迁移出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
有人用饮料瓶、矿泉水瓶分装食用油,并放在炉灶周围,高温环境会急剧加剧饮料瓶中有害物质的迁移与扩散,带来健康风险。
■ 饮料瓶会老化,带来健康风险
瓶装水或饮料都有保质期,除了是饮品保存的极限,也是塑料瓶本身的保质期。因为PET本身也会因长时间使用而老化,从而导致有害物质的迁移量增加。
有些人用塑料饮料瓶装大米、小米、红豆、调味料等食物,一用就是大半年,甚至好几年都不换。
02
迁移出的有害物质
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
饮料瓶、矿泉水瓶等PET塑料瓶,在使用过程中迁出的有害物质,可大致分为两类:
■ 制作过程中使用的金属催化剂“锑”
锑具有生物毒性,可通过皮肤、消化道等路径进入人体,对皮肤、心脏、肝脏、肾脏等组织或器官造成损害。
虽然小剂量的锑对人体影响不明显,但它存在一定的蓄积作用,长期慢性摄入,会给人体各器官、各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伤。
■其他有机物
为了增加PET的耐用性、强度等,通常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以邻苯二甲酸酯(PAEs)为代表的塑化剂。
这种塑化剂会扰乱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同时提高癌症风险,给健康带来潜在隐患。
03
如何正确使用塑料制品?
除了常见的饮料瓶、矿泉水瓶,大家生活中也会买一些塑料储存罐来盛装食物。 不同的塑料在盛装食品时,有不同的注意事项。
除了“1号 PET”,我们还整理了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接触到的其他几类塑料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 2号 HDPE 高密度聚乙烯
对于高温的耐受力稍高一些,可以承受110℃的高温。除了制作成塑料袋、塑料桶等形式,多用作建筑中的管材、门窗、纤维制品、中空容器、薄膜以及注塑制品等等。 HDPE同样会在长期使用中释放有害物质,不建议用于盛放食品。
■ 3号 PVC 聚氯乙烯
分硬性和软性两种,通常用于日用品类,比如塑料手套、塑料板材、日用品塑料瓶等。一些保鲜膜,也会使用PVC材料,这种保鲜膜不适合高温加热。
■ 4号 LDPE 低密度聚乙烯
常见的有保鲜膜、密封袋等,可适当耐受90℃左右的温度,但超过110℃可析出有害物质,不建议装高温食物。
■5号 PP 聚丙烯
如果习惯用塑料盒装食物,可以专门购买符合标准的PP塑料盒。 PP塑料制作的微波炉餐盒、奶瓶等耐高温,可以装热水、热食物等。PP材料是所有塑料中,唯一可微波炉加热的材质。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可进微波炉的餐盒盒体是PP材质,但盒盖可能不是。因此加热时需要拿掉盒盖,否则也会导致有害物质释放。
■ 6号 PS 聚苯乙烯
主要应用于一次性餐具、饼干盒、文具等,耐热性较差,不建议盛装高温食物和重复使用。
■ 7号 OTHER其他所有未列出的树脂及混合料
其他所有未列出的树脂及混合料。如聚碳酸酯(PC):无色透明、耐热,具有抗冲击,可以用于制作可重复使用的水瓶、奶瓶等,也可用于制造日用品,如水桶、行李 箱等。PC产品应避免盛装高热食物,有裂纹/破损需立即停止使用。
来源:江苏省医保局 南京日报 央视新闻 科普中国
融媒体编辑:冉冉
责任编辑:丁文
审核:王礼富
复审:王金波
终审:贾战军
(点击看详情)
这期为您准备的有鲍叔牙酒、国联充电一卡通、江苏交通一卡通、国联便利店购物券、文旅体验券、江苏有线“广电5G”手机年卡等等丰富礼品!
8月1日—9月30日期间,每15天随机抽取30名“点赞+分享+留言”名单,在公众号推文末尾公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