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他是全世界最爱工作的男人,没毛病。
BBC 自然类主持人大卫 · 爱登堡爵士,今年 5 月刚过完了他的 99 岁生日,他的最新纪录片《海洋》也在各大影院隆重公映。
电影一开场,爱登堡站在侏罗纪海滩,面对蔚蓝色的大海,他说自己即将到达生命尽头,也说
“在这个地球上生活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我终于意识到地球上最重要的地方不在陆地上,而是海洋”
几十年前,技术远不如此刻先进,年轻的爱登堡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深海,和鲸鲨共泳,也第一次把海洋生物搬到电视上。
那时候对他来说更是身体力行探索梦想的边界,如今活成当时的两倍年纪,还在拍,只是回归和哲思更多了。
你可能对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但他的作品无人不晓:《蓝色星球》《地球脉动》《史前星球》《生命的进化》......
大半个世纪以来,爱登堡的镜头带人们触达世界各种边野,像一个小小乌托邦一样,充满生命惊奇;而如今那些自然界的呼吸,不知道是否也成了制衡器械 AI 的时代的一种有力存在?
1.
从黑白到彩色,这个穷小子的纪录片贯穿了上世纪的电视黄金时代。
爱登堡 1926 年 5 月 8 日出生于英国一个寻常的家庭,从小这小子就非常痴迷收集各种化石和自然标本。
除了爱好,他和家乡的所有年轻人一样按部就班完成学业,毕业之后一度也迷茫,找不到方向。
但命运总会在某个时刻安排你和你的梦想相遇:1952 那年,因为 BBC 电视台确认,他偶然被招了进去成为了一名正式的电视台打工人。
在 BBC 电视台,他做了两年幕后 —— 因为
“你牙太大了,不适合当主持”
直到 1954 年,又是一次机遇,认识了一家爬行动物园的馆长,他们俩都觉得,当时绝大多数的野生动物都没有影像记录,有点可惜。
于是当时的爱登堡和团队,以及伦敦动物园共同制作了一部叫《动物园探奇 Zoo Quest》的纪录片,风格风趣幽默,在当时火得一塌糊涂。而爱登堡从此也一发不可收拾。
节目起初没想挑战高难度,他们只是半夜把动物从伦敦动物园把动物紧急运过来,放在桌子上就开播。
而爱登堡很快就做出了改革,他认为之前的拍法好像是在“把动物当成怪物”,后来他把整个摄制组带到野外去拍摄。
从此他的身份不再是一个主持人,而是一个探险家。在那些旧日影像里,爱登堡飞身穿越于各种原野丛林中,和各种各样的动物打照面。
那些打破想象的瞬间,也定义了一个个纪录片的灵魂时刻。
黑猩猩不是可怕怪兽,而是温柔地靠近和触碰人类;
技术并不发达的早期,爱登堡潜入印尼海域,和鲸鲨同游;
《动物园探奇》开创了自然纪录片的全新时代,爱登堡也挑战了人们默认的规则:在那之前,人们没有想过能在自然纪录片中如此真实地和黑猩猩、蟒蛇与天堂鸟相遇。
而从这之后,纪录片都得这么干。
2.
又能干又有创意,爱登堡的事业运当然很好:1965 年,他被任命为 BBC 二台的总监,当时他推动了英国首度彩色转播;后来他又升任了台长。
只是在合约里,爱登堡坚持加上一条,要允许他偶尔外出拍摄节目 —— 几个月后,他就到坦桑尼亚拍摄大象去了。
后来,爱登堡又升任 BBC 的节目总监;但他思虑再三,还是决定离开:比起搞预算买电脑,还是更想拍片子,他说:
“我还没见过加拉帕戈斯群岛呢!”
说完不久之后,
辞去所有行政职务后,开始辗转世界各地拍他的纪录片。有人说爱登堡可能是世界上旅行里程最多的人。
2009 年《生命(Life)》系列的花絮里,为了展示热带雨林的树冠层生态,爱登堡亲自使用绳索和吊带攀爬了一棵高达数十米的巨大树木。那时候他已经快 80 岁了;
在 2011 年拍摄《冰冻星球》期间,爱登堡和摄制组多次前往极地,一次次站在狂风、极寒和白色荒漠里;
还有他的团队,在纪录片《我们的星球》的某个片段,也许是更早的拍摄中,一行人又去到了活火山地区。
当叙事变大,这是人类与自然相遇的一次次壮丽时刻;当然这也是为了自己。
这就是一群人对“热爱”的最好诠释了。
3.
爱登堡的大半生都在身体力行地和世界发生碰撞,而地球流转四季的变化,也折射到了这个如今已白发苍苍的老人身上。
近年来,爱登堡的纪录片里,开始越来越谈到环境的变迁,以及对此的忧思。
2017 年的纪录片《蓝色星球 2》里,爱登堡说:
“无论自己去多偏僻的海域,都能看到大量的塑料垃圾,死去的海鸟和海龟的胃里,也能看到触目惊心的塑料碎片。”
“如果人类一夜之间消失,这个世界说不定会变得更好。”
当时英国女王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深受震动,宣布王室内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和塑料瓶,后来这项举措推动了席卷英国的的禁塑运动。
2020 年《大卫 · 爱登堡: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也不是一部轻松的纪录片:
“从我在 1950 年代拍摄纪录片至今,野生动物的数量减少了一半;现在看着这些影像,我发现,当年虽然年轻,但身处荒野之中,依旧能体验到未经人类干扰过的大自然 —— 如今看来,这只是一种沾沾自喜的幻觉。那些森林、平原和海洋从那时起,已经在变空或者已经消失。
以上,就是我的证词。这是我一生经历过的地球退化过程。”
镜头下的他垂下眉眼。
4.
但即便如此,这个曾经说自己做着“最幸福工作”的男人仍然在身体力行地,做着具体的事。
除了出镜、拍摄,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老爷子的解说词。他总是秉持着“能用四个字就不用五个字,砍掉每个想放进去的形容词”的原则,把文字当成木工活那样做。
偶然间翻到他在 2018 年的纪录片《王朝》,看到他和英女王的合照,两人同龄,友情跨越一个世纪,如今纪录片里的老友已经不在了,爱登堡继续一个人面对海岸。
如今当他面对地球上各种各样的变化,他为那些不可预测的未来而忧愁;但同时也有另一种力量支持着他。
热爱不仅是无限的想象,更是总有一个声音提醒着你:做点什么吧,就现在。
总之,应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仍然会一次次跳进爱登堡老爷子的镜头,一起高兴和落寞着。
有人问他为什么还在拍?爱登堡老爷子总是回答以前没钱也得拍,如今有钱投入,还能看到世界上各种令人兴奋的景色,为什么不呢?
之前《People》采访问他:再给你 80 年,你是否会厌倦制作野生动物节目呢?
“再给我 800 年也不会够啊,这世界上总有还没见过鸭嘴兽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