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
这首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小时候背诵时可能只是觉得朗朗上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愈发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场景,简单直白却生动形象。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紧接着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瞬间升华了主题。
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农民的辛勤汗水,这不仅仅是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更是对劳动人民的尊重与敬意。在如今物质丰富的时代,这首诗依然提醒着我们,要懂得感恩,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不要浪费食物,因为那背后是无数劳动者的付出。
02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李绅《悯农》
同样出自李绅之手的这首诗,与前一首《悯农》相呼应,却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展现了农业生产的丰收景象,似乎预示着一个美好的结局。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揭示了残酷的现实。
即使土地被充分利用,粮食丰收,但农民却依然面临着饥饿的困境。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封建社会的剥削与压迫,农民辛勤劳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令人痛心疾首。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社会的不公,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如今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要关注弱势群体,努力让社会更加美好。
![]()
03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贾岛的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却意境深远。
诗人来到山中寻找隐者,在松树下遇到了童子,询问隐者去向。童子回答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山中,但云雾缭绕,不知具体位置。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句诗看似是在描述隐者的行踪不明,实则蕴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隐者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追求一种清静自在的生活。而诗人虽未能见到隐者,但通过这句诗,也仿佛感受到了隐者的那份超然与洒脱,让读者也心生向往之情。
04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江边的景象,充满了诗意与愁绪。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落、乌啼、霜满天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江边的枫树、渔船上的灯火,与诗人内心的愁绪相互映衬,让人感同身受。
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则将画面进一步拓展。寒山寺的钟声在夜半时分传到客船上,这钟声不仅打破了夜的寂静,也敲响在诗人的心上,更增添了几分愁思。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将诗人的羁旅之愁、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秋夜,感受着诗人的那份愁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