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在美国鹰派眼中显得十分软弱。其实只要细心就可以发现,特朗普如今对中国的态度确实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即使翻遍特朗普近期所有的推文,也几乎看不到他公开表示对华不利的用词,反而更多的是“友好相处”、“期盼访华”。
而特朗普的这种表现,在查理·柯克遇刺身亡后尤其明显,甚至美国鹰派代表人物兰登·海德被提名美国商务部助理部长时,提名都被特朗普给撤销了。正因为特朗普的这个举动,令美国鹰派感到不安,甚至认为特朗普如今对待中国的态度太“软弱”了。
特朗普真的变软弱了吗?当然没有,特朗普历来如此行事,他说的话不可尽信。但特朗普对待中国问题时的态度确实转变不小,而且两国防长对话时,美国防长也是对台海问题避而不谈,主要是担心被误解。
事实上,柯克的遇刺身亡对特朗普的影响不小。众所周知,柯克虽然没有官职,但他在美国的地位和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绝对不可忽视。尤其是柯克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身份,那就是“特朗普的二号接班人”,特朗普对他十分欣赏和器重,柯克则帮助特朗普笼络大量的年轻人支持。
相辅相成,互相成就,柯克今年才只有31岁,如果不是这次遇刺,未来前途无量。柯克虽然深受年轻人拥护,但他其实是一个保守派,主要的论调有两点,一个是反对堕胎,一个是反对控枪。
在柯克看来,堕胎不可取,哪怕是自己的女儿因为被侵犯而怀孕,他也一定坚持让女儿生下这个孩子,这就是柯克的态度。而另外一方面,柯克又极力反对控枪,因为在柯克看来,不能因为枪支会导致枪击案就因噎废食,难道开汽车会出车祸,就要控车吗?这在柯克看来是一个道理。
但尴尬的是,极力反对控枪的柯克在演讲时,遭到了枪击,遇刺身亡。这样的事情发生,对柯克生前的反对控枪观念给予了沉重的打击,而凶手却至今逍遥法外。
特朗普身为美国总统,对柯克又如此器重,这一点从柯克身亡后给予他平民最高荣誉就能看出来。但即便柯克有这种超然的地位,想要抓到刺杀他的凶手,却还是不容易。这到底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想要对付柯克的人地位也不俗。
与其说这是对柯克的刺杀,不如说是对特朗普的警告。而这种威胁对特朗普十分奏效,因为特朗普此前竞选时,同样遭到过政治对手的暗杀,只不过特朗普的运气好,歪头躲过了子弹,只是耳朵受伤,没有和柯克一个结局。
如今特朗普虽然当上了总统,但在自己的国家仍然无法保证安全,无论出席任何活动,安保工作的级别永远都要拉到最高。即便是参加自己国家的阅兵,也要坐在防弹玻璃罩里才能安心。试想一下,一位总统在自己的国家阅兵,士兵不能荷枪实弹,总统需要躲入防弹玻璃罩,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
特朗普第二次上任以来,始终保持着强势姿态,这种强势不仅体现在对外频繁挥舞“关税大棒”,还体现在对内的强势出击。特朗普频繁出手打压“左派”,甚至派国民警卫队到民主党执政的州闹事,不留余地的行动之下,终于让MAGA与民主党陷入不死不休的局面。
短期内,特朗普的举动让外界看到他的成功,但实际上无论是国际关系也好,还是内部对立也罢,特朗普的对手从来都不是能够轻易打压住的。而这种打压一旦失去控制,最终的反噬势必强烈,即便是特朗普也不得不退避三分。
面对这种局面,特朗普可谓是身心俱疲,如何重新掌控美国内部的主动权,这才是特朗普此时最该考虑的事情。尤其是柯克遇刺之后,特朗布不仅失去了接班人,而且还将面临失去年轻人的支持。
接下来,特朗普该如何笼络住曾经因为柯克而支持他的年轻人,这才是一个更大的考验。正如此前五角大楼提供的国防草案建议,特朗普现在迫在眉睫要做的事情是守住美国本土,而并非着眼于中国。
其一,特朗普之前一直盯着中国,甚至不惜制裁中国,但实际情况是,特朗普的盯防毫无作用,制裁也只会促进中国技术革新;
其二,柯克遇刺,已经释放出了危险信号,美国国内的对手才是特朗普最该盯防的对象。这也是特朗普为什么对待中国问题时显得“温柔”了,实在是因为特朗普根本是分身乏术,哪里外有余力再和中国作对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