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前言
马德里那间密不透风的会议室里,中美代表团究竟聊了什么,外界无从得知。但就在6小时激烈交锋刚刚落幕,华盛顿那边就传来了一个消息:TikTok禁令再次被延期。
这已经是特朗普政府的第四次妥协,每一次"刀下留人"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算盘。从9月17日的死亡期限到突然的网开一面,短短72小时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会谈桌上的唇枪舌剑如何影响了大洋彼岸的最终决策?这看似偶然的延期背后,透露着中美关系怎样的微妙变化?
编辑:倏禹
密室里的6小时改变了什么
贝森特离开时那张阴沉的脸,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位美国财政部长结束首日谈判后,表情严肃得像要下雨,匆匆离开现场时连记者的问题都懒得回应。
而就在他踏出西班牙外交部大楼的那一刻,远在华盛顿的白宫内部,一场关于TikTok命运的紧急磋商正在进行。说起来真是巧合得让人怀疑。
马德里会谈刚结束不到两小时,路透社就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爆料:特朗普政府计划再次延长字节跳动剥离TikTok美国业务的截止日期。
这个消息传出的时机,卡得简直就像事先商量好的一样。
要知道,距离9月17日的最后期限只剩不到72小时,按照美国此前的强硬表态,TikTok要么卖掉美国业务,要么直接从应用商店消失。
可现在突然来了个急刹车,这背后的门道可不止表面那么简单。
事实上,这次马德里会谈首次公开将TikTok问题列入议程,此前在日内瓦、伦敦和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三次中美经贸会谈均未涉及这一话题。
把一款手机应用摆上两个超级大国的谈判桌,本身就透着一股不寻常的味道。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会谈进行的同时,美国商务部还悍然将23个中国实体纳入出口管制清单,其中13家都是半导体企业。
一边制裁一边谈判,一边施压一边妥协,这种看似矛盾的操作,恰恰暴露了美方内心的纠结和无奈。
中方的反应那叫一个快准狠,当场就宣布对美发起两项调查:一项针对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的歧视措施,另一项专门调查美国模拟芯片的倾销行为。
这种针锋相对的反制,让会议室里的火药味更加浓烈。
特朗普的"第四次妥协"藏着什么算盘
说起特朗普的算盘,那可真是一本糊涂账,从2025年初开始,美国就逼着字节跳动"不卖就禁",特朗普前三次延长期限时,每次都喊着"为了国家安全"。
可这次为啥偏偏选在中美会谈当天松口?背后的逻辑值得好好琢磨。
首先得承认,TikTok在美国的影响力确实不是闹着玩的。
这款应用在美国拥有约1.7亿用户,这个数字接近美国人口的一半,其中年轻群体占据绝对主力。
更关键的是,2024年特朗普在年轻选民中的支持率比2020年涨了10个百分点,而TikTok正是这些年轻人的主阵地。
一旦真的关停TikTok,不只是用户反感,还直接影响到数十万依赖它吃饭的中小企业、网红博主、广告商。
数据显示,TikTok每年给美国拉动GDP约240亿美元,创造了22万个就业岗位。
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嘴上喊禁,手却迟迟没动的根本原因。
其次,美国内部的反对声音也越来越大。
就在马德里会谈前几天,美国农业州的议员们就坐不住了,大豆协会公开喊话特朗普:我们"堆积成山"的大豆中国没下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以前美国是第一供货商,现在却被巴西、阿根廷抢了风头。
再不缓和关系,农民选票就要翻车。
更棘手的是科技巨头的反对,英特尔、高通、苹果都不满出口限制带来的损失,联合致信商务部,警告对华限制每年可能造成200亿美元的损失。
而TikTok一旦被禁,他们的广告生态也会受影响。
最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自己也在社交媒体上罕见承认美国在多个领域已经落后。
他表示美国在造船、制造计算机、火车等行业已不再领跑,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
这种前所未有的"示弱"表态,与其一贯的"美国优先"言论形成鲜明对比,网民都调侃这是要向中国"取经"。
中国出了什么牌让美国不得不重新洗牌
话说中国这边的反应,那叫一个快准狠。
美方刚把23个中国实体拉入黑名单,中方立马就启动了反制调查,这种反应速度让华盛顿措手不及。
更让美方意外的是,中国的反制不是简单的以牙还牙,而是精准打击美方的痛点。
中方指出,美国一边禁止对华出口高端芯片,一边对华倾销相关模拟芯片,这种差别化策略的真实意图不言而喻。
反倾销调查一旦启动,美国半导体企业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数据显示,美国对华模拟芯片出口量暴涨40%,价格却下降了52%,这背后的利润空间让中企很不满。
这种精准反制就像组合拳,招招打在要害上。
更关键的是,中方在马德里会谈期间的表现让美方刮目相看。
而且从会谈的议程安排来看,TikTok问题被正式列入讨论范围,这意味着中方不再被动应对,而是主动设置议题。
有意思的是,就在会谈进行的同时,欧盟方面也传来消息,表态不会跟随美国对华科技制裁,坚持"去风险化"而非"脱钩"的立场。这种国际支持给了中方更大的底气。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方维护本国企业正当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将依法依规审批TikTok问题。这种表态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为后续谈判留下了空间。
字节跳动此前曾传出同意将美国业务出售给甲骨文牵头的财团、自身保留少数股权的消息,但随后否认这一传闻,称任何协议均需符合中国数据安全法规。
这种"软中带硬"的策略,让美方意识到强买强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更让美方头疼的是,中国还有稀土这张王牌没有打出。
一旦中方在稀土出口上动真格,美国的高科技产业链将面临严重冲击。
正是在这种多重压力下,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重新评估对华强硬政策的成本和收益。
从零和博弈到合作竞争的大国关系新密码
说到底,这场博弈的最大赢家可能是"理性"二字。TikTok禁令的四次延期,表面看是一款应用的生死存亡,实际上是两个超级大国在摸索相处的新方式。
贸易专家和消息人士普遍预计,马德里会谈短期内不太可能取得重大实质性突破,最有可能达成的成果就是再次延长TikTok期限。
中美关系像一场复杂的探戈,表面上针锋相对,实际上都在小心翼翼地避免踩到对方的底线。
西班牙选择马德里作为会谈地点,本身也具有象征意义。
西班牙政府希望利用这一机遇,将自己定位为全球不确定时期西方与中国沟通的重要桥梁。
这种第三方的积极参与,为中美对话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从更大的格局来看,中美之间的这种"竞争中合作"模式,正在为全球治理提供新的范式参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发出警告,如果中美贸易争端再升级,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下降0.3个百分点。
这个看似不大的数字,实际上涉及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数百万人的就业岗位。
正是这种全球责任的压力,让两国领导人都意识到必须寻找新的相处模式。
卡特勒指出,要解决美国对中国经济的核心不满,例如将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国内消费、减少对出口补贴依赖等,估计还需要好几年时间。
这种长期性的挑战,决定了中美关系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在持续的互动中逐步调适。
未来的中美关系大概率不会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在竞争中寻找平衡点,在分歧中管控风险。
这种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对整个世界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结语
TikTok禁令的四次延期,折射出中美两国正在学习一门新的功课:如何在竞争中保持理性,在分歧中寻求合作。
这种"斗而不破"的智慧,或许就是21世纪大国关系的新密码,为构建更加稳定的国际秩序提供了有益探索。
面对这样的变化,你觉得下一个考验中美智慧的节点会是什么?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