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柯克遇刺事件持续发酵,特朗普罕见承认:中国这方面更强

0
分享至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引言】——»

柯克遇刺的枪声还没彻底散去,美国舆论场已经掀起滔天巨浪。

作为“MAGA派”新生代旗手的他倒下,不仅让保守阵营震怒,也让特朗普情绪翻涌。

令人意外的是,特朗普在电视上罕见称赞起中国,感叹“有一点比美国做得好”,这话在当前的美国政治氛围里,简直像一颗小炸弹。

究竟是什么事,让特朗普按捺不住把中国搬出来说事?

背后又藏着怎样的弦外之音?



36小时的抓捕:真相像电影,结局像讽刺

柯克出事的消息一传出,美国主流媒体几乎是秒级反应。

一边是保守派的震怒,一边是自由派的冷嘲热讽。

警方耗了几十个小时锁定凶手,他叫泰勒·罗宾逊,一个才22岁的白人小伙儿,来自一副“别人家孩子”模板的家庭:父亲是资深警官,有稳定收入和社会地位,家境不愁吃穿。



可结果,这个看似中产优等生的年轻人,走进了极端的世界,用一颗子弹让家族的名声栽进冰窟窿。

更戏剧的是,他回家后居然主动向父母承认了所作所为。

父亲当机立断,把儿子亲手送进了警局。

这种“大义灭亲”的场景,在政治性案件里非常罕见,也让这场戏多了几分讽刺意味:执法者的家,把罪犯送了出来,但罪犯的动机和立场,却可能跟父亲所服务的体制截然相反。



特朗普的“夸中国”插曲

案件还没审结,特朗普在电视上突然夸赞起中国的司法效率:“人家案件判得快,不会拖六年找理由,美国却要七八年。”

听到这话,不少人惊讶,平时的特朗普,很少在公开场合对我国进行这种类型的正面评价。

但冷静想想,这其实是典型的特朗普话术:借别人之口,骂自家系统。



这背后,透出来的是他想尽快让嫌犯付出最大代价的急迫心理,尤其柯克是他阵营的重要一环,更是代表年轻一代MAGA的形象人物。

特朗普很懂这种情绪的利用。

一旦案件公审延期,舆论热度降下去,对他政治资源的加成就会打折。

而在当下这个节骨眼,他需要的,是一场迅速的“复仇”戏码,把仇恨和愤怒留在选票记忆里。



欧盟的拒绝:不是不默哀,而是不给面子

就在美国保守派铺天盖地纪念柯克的时候,远在欧洲,有议员提议在欧盟议会默哀一分钟,以示对暴力的谴责。

但提案,当场被否。

理由很简单:这不是国际领袖遇刺,不符合默哀惯例。

可在一些观察者眼里,这更像是一种带颜色的政治表态,对特朗普阵营的冷处理。



欧盟近几年在多项国际议题上跟特朗普派分歧不断。

在欧洲人的心里,特朗普代表的是一种他们不想沾染的民粹保守主义,而柯克正是这条路线的年轻代言人。

拒绝默哀,就是拒绝承认他的政治符号价值,也算是把立场光明正大地亮了出来。



政治幽灵:美国版的“基洛夫事件”?

柯克的死,让一些历史学者想起了1934年的苏联,列宁格勒州委第一书记基洛夫倒在刺客枪下。

那时的斯大林抓住机会,搞出了举世震惊的“大清洗”,几百万人因此被扫进了牢房或墓地,连军队高层也被一锅端。

这让苏联在之后的战争中出现指挥人才断层,打仗一度陷入被动。

这类比并不是危言耸听。

政治暴力,本身就像一道信号。

它告诉人们,“子弹”可以替代“选票”,胜负可以用枪口来裁定。

当一个阵营有人倒下,另一边却有人举杯庆祝,这其实是社会共识崩裂的明证。

比起苏联,美国的问题还有一层危险性:这里的武器,不是掌握在国家手里,而是千家万户的枪柜里。



“解雇潮”的背后:欢呼也可能要付出代价

案件发生后,美国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庆祝柯克死亡的帖子和评论,甚至有人公开拍视频开香槟。

这些举动虽然在法律范围边缘游走,但在现实中,却引发了职业上的后果,不少人被同事或网友截图举报给雇主,接着收到了“请你不用再来了”的邮件。

这种“表达到报复到失业”的链条,表面是言论自由的延伸,骨子里却暴露出当下美国的职场环境对政治分歧的零容忍:你可以持不同意见,但你不能在工作之外表现出“对仇敌之死的快感”,因为这可能被解读为失去基本人性。

问题是,在如此撕裂的美国,很多人连这一点都不愿意装出来。



子弹背后的文化病灶

柯克遇刺不是孤立的。

特朗普过去两次在竞选活动中遭枪击未遂,近几年,美国几乎每个关注度高的政治事件背后,都伴随着差点或已经发生的暴力袭击。

长久以来,美国社会对“用枪解决问题”的接受度,比外界想象的要高得多。

一部分人甚至觉得,这是宪法赋予的“对不公的最后制衡”。

问题是,当这种“最后手段”变成了常见选项,暴力的门槛就会被不断降低。

柯克案之后,社交平台上不乏留言:“如果一个人能挡住我们想要的未来,那就让他消失。”

这类话过去可能只出现在地下论坛,如今却能光天化日地出现在信息流里。

这才是令人心惊的地方。



年轻白人的极端化:迷失与代际断层

更让人费解的是美国近年来重大暴力案犯的画像:年轻、白人、受过不错的教育,家庭条件不差。

这跟传统印象中的“社会边缘人”完全不符。

但心理学家指出,这类人群的危险在于,他们往往更渴望在生活里找到绝对化意义,而政治极端思想成了最容易填补空白的工具。

在很多案例中,这些年轻人长期在社交网络的回音室里泡着,只听得见同温层的声音,愤怒被不断催化,世界观被一层层剥离温和成分。

最终,他们往往在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触发点上,走向极端行动。



美国的裂缝,比你以为的更深

表面上,这是一次政治谋杀,深层上,这是一个国家社会结构断裂的缩影。

代际之间,文化之间,城乡之间,族群之间,美国几乎在每一条社会裂缝上,都找得到火药桶。

当这些裂缝与政党立场绑定,就形成了自我强化的对抗结构,越有仇恨,越能动员选票,越有暴力,越能证明对方是威胁。

这也是为什么,柯克之死,不只是悲剧,更像是一种试探,试探美国社会还能不能压住这种情绪,还是说,这股力量会顺着裂缝贯穿下去,把下一颗子弹推上膛。



接下来的美国,会更安全吗?

现实是残酷的。

随着大选年脚步临近,政治暴力的风险不减反增。

柯克案之后,不论是保守派还是自由派,对安全防范的要求都变得更加严苛。

这意味着更多安检、更多隔离、更多潜在嫌疑人的排查。

同时,这也会在舆论场制造出更多的互不信任感。

当你在政治集会上发现身边有人大声表态立场时,你可能会立刻开始揣测:他会不会是下一个扣动扳机的人?

这种集体戒备心一旦笼罩在空气里,民主的公共空间就会进一步缩水。



尾声

柯克的遇刺,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当下的集体焦虑与愤怒可能去向何方。

有人说,这只是一个极端个案,很快就会被下一条新闻淹没,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新时代政治暴力的预演,因为真正的风暴,在前面。

美国社会的裂口,已经不是简单“缝一缝”能合上的。

当枪声取代了辩论,当幸灾乐祸取代了基本的同情,政治就已经变了味。

也许,真正可怕的不是柯克死于哪一颗子弹,而是美国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得,那一颗子弹,是“该来的”。

参考资料:央视新闻网——柯克案枪手遭父亲“举报”后落网 犹他州州长披露拘捕细节
国际在线——柯克案枪手遭父亲“举报”后落网 犹他州州长披露拘捕细节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已决出12金东京世锦赛奖牌榜:美国5金1铜领跑,中国未上榜

已决出12金东京世锦赛奖牌榜:美国5金1铜领跑,中国未上榜

直播吧
2025-09-15 10:09:08
张文宏呼吁:60岁后千万别做这几项健康检查,做了可能会害你

张文宏呼吁:60岁后千万别做这几项健康检查,做了可能会害你

霹雳炮
2025-09-11 23:13:49
论文被指大量错误,武大杨某媛回复

论文被指大量错误,武大杨某媛回复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9-15 19:56:06
十亿换一命?47岁蔡磊现状曝光,面色红润精神佳,6岁儿子牺牲大

十亿换一命?47岁蔡磊现状曝光,面色红润精神佳,6岁儿子牺牲大

以茶带书
2025-09-11 11:45:09
生前活活饿死没人问,死后2年18好友来哭坟

生前活活饿死没人问,死后2年18好友来哭坟

韬闻
2025-09-14 14:47:42
王思聪赌场照曝光,坐椅子上很惬意!看样子是要在日本养老了!

王思聪赌场照曝光,坐椅子上很惬意!看样子是要在日本养老了!

小咪侃娱圈
2025-09-15 14:05:59
美国“星链”网络服务再次中断,乌克兰军方已无法使用

美国“星链”网络服务再次中断,乌克兰军方已无法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8:38:10
江苏31岁女子相亲见面3次男子望而却步  女子:每次都是花我的钱

江苏31岁女子相亲见面3次男子望而却步 女子:每次都是花我的钱

阿SIR观察
2025-09-15 10:39:57
王菲也没想到,离婚26年,窦唯给自己上了生动一课,窦靖童没说错

王菲也没想到,离婚26年,窦唯给自己上了生动一课,窦靖童没说错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14 11:02:01
辛芷蕾与前经纪人梁婷和解,两人曾对簿公堂,梁婷:我对你爱恨交织

辛芷蕾与前经纪人梁婷和解,两人曾对簿公堂,梁婷:我对你爱恨交织

鲁中晨报
2025-09-15 18:35:07
台湾海峡爆发激烈对峙?东部战区硬刚美英舰队,英国航母就在东海

台湾海峡爆发激烈对峙?东部战区硬刚美英舰队,英国航母就在东海

青途历史
2025-09-15 16:43:57
罗永浩20年前简历曝光!吊打当下90%应届生...

罗永浩20年前简历曝光!吊打当下90%应届生...

实习僧
2025-09-15 13:47:07
买房人快被逼疯了!

买房人快被逼疯了!

地产观点
2025-09-15 07:32:42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冲上热搜!网友:它都不嫌我穷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冲上热搜!网友:它都不嫌我穷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9-14 20:43:21
河南一地预制菜园区加速改名

河南一地预制菜园区加速改名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5 17:41:36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文976字愚昧无比,今藏于大英博物馆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文976字愚昧无比,今藏于大英博物馆

诗词中国
2025-09-14 14:20:54
西贝的公关并不傻

西贝的公关并不傻

西虹市闲话
2025-09-15 16:17:49
中美首轮会谈结束,美国要的,中国给不了;中国要的,美国不想给

中美首轮会谈结束,美国要的,中国给不了;中国要的,美国不想给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9-15 16:45:59
北约大军向波兰集结,俄罗斯狠话放出来了!直接摊牌:和北约就是“战争状态”!

北约大军向波兰集结,俄罗斯狠话放出来了!直接摊牌:和北约就是“战争状态”!

起喜电影
2025-09-16 04:45:05
6米30!东京世锦赛首个世界纪录诞生 突破这1厘米小杜或收入27万刀

6米30!东京世锦赛首个世界纪录诞生 突破这1厘米小杜或收入27万刀

劲爆体坛
2025-09-15 22:31:08
2025-09-16 05:56:49
云上乌托邦 incentive-icons
云上乌托邦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一个扎根行业多年的资深媒体人 用专业角度带你领略全世界所有趣事?
6045文章数 14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头条要闻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手机
家居
游戏
房产
亲子

手机要闻

OPPO新机大揭秘:Reno15系列与Find X9 Pro,谁更吸引你?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TES输得可惜!赛后官博沦陷,粉丝怒喷369:最大短板!越打越菜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亲子要闻

我该怎么办呢?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