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涉外法治人才培育实践生态圈,徐汇区司法局于2024年6月,成立“西岸数字谷国际法律服务集聚区涉外法治高端人才培育实践双基地”(以下简称“双基地”),联合高校、律所、企业,积极探索实战“练兵场”培养模式,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在实践中学、在实战中练。
从建立“涉外法治研究实训中心”到开设“人工智能涉外法治人才系列课程”,从启动“高校法学生法治实践项目”到今年6月联合复旦大学、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第五届内地与港澳大学生模拟法庭(仲裁庭)大赛”,徐汇区司法局以“双基地”为依托,通过校所联动、赛事赋能、产教融合,聚力打造从理论教学到实战演练的涉外法治人才多向循环培养链条。
作为“双基地”建设重点项目,“第五届内地与港澳大学生模拟法庭(仲裁庭)大赛”在徐汇区模速空间正式启动,于8月圆满落幕,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65所知名高校的82支队伍,600余名青年学子积极参与。来自徐汇区的7家法律服务机构选派20余名优秀涉外律师作为书状评委及仲裁员评委参与赛事评审。
经过2个多月的激烈角逐,香港大学代表队摘得桂冠,“双基地”合作联盟的高校成员之一,华东政法大学代表队斩获亚军殊荣。本次大赛作为徐汇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项目,聚焦青年法律精英的选拔与培养,为参赛学生与律师评委等涉外法治人才搭建沟通交流与实习实践的专业平台。以学促优,通过高质量的模拟仲裁庭赛事,提升青年学子的庭辩专业能力;以赛促践,对于优秀的参赛学生,区司法局会提供优质实习实践资源平台,推荐高校法学生赴“双基地”成员单位开展“3+3”(即3个月律所实习和3个月企业实习)轮岗实践;以法会友,加强内地与港澳青年交流沟通,通过开展香港特色法律游学,前往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国际仲裁中心、香港大律师公会等地,与香港法律服务机构从业者深入交流,在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全方位、深层次了解国际法律学术前沿动态。
赛场回声:
这是“00后”法律人的历练舞台
通过模拟仲裁庭实战演练,青年法律人们不仅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更在多轮交锋中提升了法律文书写作、庭审辩论等实务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周海寅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学生
回望这段旅程,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书状评分表上的分数、庭辩后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对“法律人使命”的重新理解。作为新时代的法律青年,我们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更要肩负起促进三地法治交流的责任。未来,我希望能将这次大赛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香港的法律实践中,让更多香港青年了解内地法治建设的成果,也让内地同学看到香港法律体系的特色,共同为推进国家涉外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白文丹 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学院研究生
比赛过程紧张而又充实,对于参赛者的专业功底、语言表达和国际视野都有较高的要求,我由衷感受到,这些能力正是涉外法治人才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尤其难忘的一幕,是与香港大学代表队在决赛中的当庭对抗,让我切身体会到普通法系判例法庭辩思路的独特魅力。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机会,能借助“双基地”平台,进一步拓展跨地域的校际交流与实践平台,让更多同学在真实语境中磨练所学。
程一铭 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学院研究生
作为赛队的主力辩手,我从文书撰写到线下庭辩全程参与,深刻体会到把书面逻辑转化为庭审语言的挑战。这场比赛让我深刻认识到,无论是对规范性法律文书的撰写能力,还是在庭辩中的临场反应与逻辑把控能力,都能通过模拟实践的形式快速提升,尤其是在面对不同法域规则的碰撞时,我切身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也因此收获了更开阔的视野。
评委观察:
这是观察优秀涉外法治人才的
重要窗口
优秀涉外律师完成的不仅是赛事评审,更是“双基地”人才培育链条的关键扣合,构成了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环节。这些来自“双基地”合作联盟律所成员的涉外律师们,他们既是参赛学生成长的见证者,更是法治理念的传递者。
郑启敏
上海数科律师事务所律师
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扇窗口,让我看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变化,真正站在国际规则与多元文化交汇处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本次大赛采用的案例高度贴近真实国际投资争端,选手们展现出对细节的敏锐、对程序的尊重、对不同法域背后逻辑的理解,令我印象深刻。“双基地”所推动的,正是这样一座连接校园与职场、本土与国际的桥梁。它让法治人才培养不再只是纸面规划,而成为一场有温度、有场景、有人物故事的生动实践。期待更多年轻法律人从这里出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林哲骏
北京市百宸(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创始合伙人
这次经历让我深切感受到,当前法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展现出在涉外争议解决领域出色的实践潜能,这正是我国涉外法治建设亟需的新生力量。高质量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必须打破高校与实务界的壁垒,实现“真场景、真问题、真项目”驱动,徐汇区打造“涉外法治高端人才培育实践双基地”的举措,恰逢其时。百宸上海律所将持续开放资源,积极参与课程共建、实习带教与课题合作,携手各方为培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法治人才贡献力量。
下一步,徐汇区司法局将持续深化“双基地”建设,构建高校与律所、国内与国外、产业与行业的双向循环,完善从专业理论到实战训练、从单部门育人到多部门共育的闭环培养模式,助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国际事务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供稿:政治处 项韵、陈岸
编辑:张跃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