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易。如果您对本人的作品感兴趣,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您的鼓励和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打鬼子,要智取,不能硬拼。”这是抗联英雄冯治纲的抗日心得。
投身革命队伍
冯治纲是东北抗日联军中一位智勇双全的著名将领,1908年出生于吉林省,成长于黑龙江省汤原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冯治纲回乡加入护矿队,利用金矿枪械进行对敌斗争。1935年秋,文武队加入汤原游击总队,冯治纲任中队长。
1936年1月,汤原游击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冯治纲任第三团团长。
1936年6月,冯治纲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参谋长。
在敌军“篦梳式”多兵种密集围堵下,冯治纲率队顶朔风、忍饥寒、破重围,如一把尖刀刺向数倍于我之敌。
拔掉老钱柜
位于今黑龙江省伊春市境内汤旺河上游的老钱柜是日伪控制的一个重要的森林警察据点,地理位置重要,扼守进入小兴安岭腹地的通道。
该据点工事坚固,驻有伪警百余人,武器精良,对建立汤旺河抗日根据地构成严重威胁。
抗联六军决定拔掉这个据点,并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冯治纲。
冯治纲对该据点敌情进行缜密分析,决定智取。
先是利用伪警内部矛盾,通过内线策反了部分伪警,以作为内应。
冯治纲亲自率领一支精干的小分队,在内应配合下,于1936年3月19日,乔装成伪警察或伐木工人,混入老钱柜据点。
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里应外合,突然发动袭击,未费一枪一弹就解除了大部分伪警的武装,俘获了伪警察大队长于四炮等全部伪警官兵。
此战不仅缴获大量枪支弹药、粮食、被服、马匹,还缴获了一部电台,这是抗联早期极其珍贵的通讯设备,而更重要的是拔掉了钉子,扫清了障碍,为抗联在小兴安岭汤旺河沟里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奇袭鹤岗煤矿
“打蛇打七寸,打鬼子要打要害。”冯治纲将打蛇的经验运用到打日本鬼子上。
鹤岗煤矿是日伪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驻有日军守备队、伪军矿警队等武装力量,防御相对严密。抗联为打击敌人经济命脉、获取补给并鼓舞群众,决定袭击此地。
时任抗联六军参谋长或代师长冯治纲参与策划并指挥了这次著名的奇袭行动。
冯治纲将打击目标放在敌人防御力量薄弱、又影响敌人维持战力的重要目标,如矿警队、警察署、火车站、日军宿舍、仓库等。
1937年5月,六军与其他抗联部队在周密侦察和内应配合下,利用夜色掩护,兵分多路,向确定的上述目标同时发动突袭行动。
战斗迅猛激烈,抗联战士英勇作战。
此战击毙、击伤日伪军警数十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粮食、布匹、药品等物资,解救了一批被奴役的矿工,并破坏了煤矿设施,使煤矿生产一度瘫痪。抗联部队在达到目的后,迅速安全撤离。
鹤岗煤矿奇袭战沉重打击了日伪在东北的能源掠夺和经济统治,震慑了敌人,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扩大了抗联的政治影响。
结语
冯治纲以其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对党的忠诚,成为东北抗联历史上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人物。他于1940年2月4日在内蒙古阿荣旗三岔河上游的任家窝棚与日伪军激战中,英勇牺牲,年仅32岁。
本文系作者自己收集、整理创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