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戴笠手下谁最能干?军统三剑客各有千秋,最后一位活了一百多岁

0
分享至

一九四六年五月的重庆,空气里仍残留硝烟味。军统总务处的旧档案被一摞摞搬上卡车,尘土飞扬。搬运工随手甩出一份“特级行动人员考评表”,上面三个名字排在最顶——陈恭澍、沈醉、王天木。纸页卷角,却在场每个人的记忆里刮出锋利寒光。



时间往回拨十二年。南京中山陵脚下,戴笠正在临时指挥部画圈布点。中午短暂休息,一碗热面就着咸菜,匆匆入口。他盯着地图说“北平这刀得快”,随手把任务指给陈恭澍,这就是后来那起震动华北的王克敏狙击案的源头。

陈恭澍出生在一个没落武生家庭,自小练家子身手。入军统后,他把旧戏台的换脸功夫挪到街头。便衣、袍哥、乞丐,他来回切换,敌人常在眼前却认不出。北平一枪未遂,他临街跳窗而去,留下一句压低嗓门的提醒:“目标出现,准备动手。”同行死死攥枪,却只见衣角消失在胡同深处。



一九三九年春,法国租界的咖啡馆飘着苦涩味。沈醉夹着份最新电报,里面密密麻麻的暗号数字正对应华中十几条秘密交通线。他十九岁进复兴社,办事不温不火,却从未失手。文件分类、经费流向、人员调配,他心里都有尺子。有人笑他是“算盘先生”,可正是这把算盘让军统在长江沿岸撑了一口气。抗战最艰难时,运往重庆的情报里,超过三成出自他铺设的网点。

有意思的是,沈醉不像陈恭澍那么爱冒头。他更像幕后的棋手,喜欢让别人落子。华中交通线被日军切断时,他把三套替代方案同时启动,任其选择哪条路,军统总能抢先半步。戴笠曾说“沈醉在,家底在”,并非夸张。



王天木的故事则完全不同。早在一九三二年蓝衣社内部培训课,他就以“情报拓荒者”身份讲课,北平、天津的地下网八成是他搭起。初看,他寡言木讷,可安排起人手来层次分明。抗战爆发后,一批军统新兵被他分散藏进邮局、药铺、报社,直到日本宪兵头子换了三茬,也摸不清究竟谁递情报。

天有不测。一九三九年夏,他在上海被捕。数月后突然出现在汪伪“七六号”高层名单里。军统内部炸锅,骂声四起,甚至传出“戴笠苦肉计”的荒唐猜想。事实如何,档案缺口巨大,但可以肯定,王天木挟带的大量网点资料,使得华北地下组织损失惨重,几百号特工一夜之间失联。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重庆方面频繁向南京、上海派人接触潜伏势力。奇怪的是,从“七六号”流出的一部分情报又暗暗流回军统手里,渠道极为隐蔽。后来几位幸存特工对比笔迹,判断提供者极可能还是王天木。若真如此,他在敌伪与旧主之间反复横跳,早已无人能读透其心思。



戴笠一九四六年坠机,军统骨干人心惶惶。陈恭澍随即被派往南洋执行“收尾计划”,却再无往日强势,风声紧、弹药缺,他只得靠旧日人脉维持。几年后流落香港,行动之王的名号灰尘满面,出入间只能靠朋友接济,晚年寄居公寓,时常独自对着收音机放空。

沈醉则迎来截然不同的轨迹。解放后他在南京被俘,进入战犯管理所。改造期间,他写下十几万字自述,对军统内部架构与经费来源剖析甚细。态度诚恳,加之无重大血债,终获特赦,后受聘史料整理工作并出任全国政协委员。有人问他怎么熬过转折,他答“记账的人习惯算长账”,八字平静,却透出他对形势的精准估量。



王天木的最后落点在台湾。五十年代初,他在情报圈默默淡出,转而经营进出口生意,随后远赴巴西,八十年代又回到台北。二零一五年媒体讣告显示,他享年一百零一岁。报纸只用一句话概括其前半生:“曾任军统高阶情报员”,讳莫如深。

比较三人功过,陈恭澍锋芒最盛,却缺后劲;沈醉擅长布局,最终安身立命;王天木神秘莫测,长寿到令同行咋舌。不同走向映照出军统体系的三种生存方式:手里有枪,脑中有帐,或者两边下注。抗战硝烟散尽,谁能安全着陆,并非全凭本事,时势、胆识与一点运气缺一不可。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人无论后来站在何处,当年他们共同为戴笠撑起一张覆盖国内外的情报网,这一点无法抹去。档案室那张发黄的考评表里,分数依旧冷冰冰,却让后人看到刺目的锋芒,以及随锋芒而来的沉重代价。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主席逝世,王洪文提议江青任主席,叶剑英迅速做一重要决定

主席逝世,王洪文提议江青任主席,叶剑英迅速做一重要决定

壹贰叁的壹
2023-12-19 09:50:34
金正恩:让朝鲜人民每天都能吃到肉!

金正恩:让朝鲜人民每天都能吃到肉!

微微热评
2025-09-16 11:34:57
张家齐现状曝光!颜值令人惊艳,年薪30万有编制,公布择偶标准

张家齐现状曝光!颜值令人惊艳,年薪30万有编制,公布择偶标准

削桐作琴
2025-09-15 18:58:14
毕尔巴鄂竞技0-2阿森纳,赛后评分:阿森纳2人并列第一

毕尔巴鄂竞技0-2阿森纳,赛后评分:阿森纳2人并列第一

侧身凌空斩
2025-09-17 02:44:06
“秋老虎”要跑了!冷空气携暴雨大风来江苏“报到”

“秋老虎”要跑了!冷空气携暴雨大风来江苏“报到”

扬子晚报
2025-09-16 22:09:38
在中东谁也打不过的以色列,在东亚算什么水平?韩国:谁也打不过

在中东谁也打不过的以色列,在东亚算什么水平?韩国:谁也打不过

西府赵王爷
2024-12-08 12:58:21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最新进展: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秦代石刻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最新进展: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秦代石刻

封面新闻
2025-09-15 12:32:15
涉嫌网上诋毁朱雨玲,51岁无业男子被澳门警方移送法办

涉嫌网上诋毁朱雨玲,51岁无业男子被澳门警方移送法办

封面新闻
2025-09-17 00:04:05
3亿汉人被300万八旗统治276年,为何不反抗?清朝只用了四招

3亿汉人被300万八旗统治276年,为何不反抗?清朝只用了四招

老达子
2025-09-14 06:50:03
半场-皇马1-1马赛 居勒尔失误致丢球姆巴佩点射阿诺德伤退

半场-皇马1-1马赛 居勒尔失误致丢球姆巴佩点射阿诺德伤退

直播吧
2025-09-17 04:12:59
西贝背后的隐藏BOSS

西贝背后的隐藏BOSS

城市局
2025-09-15 09:13:29
最矮奥运冠军官宣怀孕!身高1米37无人追,退役后二次发育遇真爱

最矮奥运冠军官宣怀孕!身高1米37无人追,退役后二次发育遇真爱

法老不说教
2025-09-15 23:00:46
1983年我军战士1人独守猫耳洞1年,归队后上级问:同志,你是谁

1983年我军战士1人独守猫耳洞1年,归队后上级问:同志,你是谁

小宸说历史
2025-09-15 20:56:10
人到五十岁,没有这四种病,基本可以活到百岁!希望你一个也没占

人到五十岁,没有这四种病,基本可以活到百岁!希望你一个也没占

诗词中国
2025-09-14 15:01:35
日本人为何“集体内向”?超82%的日本人从未出过国

日本人为何“集体内向”?超82%的日本人从未出过国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08-11 16:40:09
东北巨骗陨落史:演过《刘老根》,花百万买手机号,最终锒铛入狱

东北巨骗陨落史:演过《刘老根》,花百万买手机号,最终锒铛入狱

文史旺旺旺
2025-09-15 23:22:08
有歼20,为何还造300多架歼10C?军事专家:南线敌人太弱,当空警

有歼20,为何还造300多架歼10C?军事专家:南线敌人太弱,当空警

老谢谈史
2025-09-15 20:28:55
偷情发生关系时,女性为何主动要男人说一些“下流话”?

偷情发生关系时,女性为何主动要男人说一些“下流话”?

文雅笔墨
2025-09-17 01:04:38
孙立人高龄去世,棺椁35年未下葬,儿子参加九三阅兵后提出要迁葬

孙立人高龄去世,棺椁35年未下葬,儿子参加九三阅兵后提出要迁葬

小莜读史
2025-09-11 13:31:20
杨振宁的“长寿秘诀”,最核心的并不是多运动、喝水,而是这4点

杨振宁的“长寿秘诀”,最核心的并不是多运动、喝水,而是这4点

知鉴明史
2025-08-17 12:00:06
2025-09-17 04:56:49
乐趣纪史
乐趣纪史
为何我的眼里常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559文章数 7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子误触“化骨水”去世:有两个孩子 今年孩子刚成家

头条要闻

女子误触“化骨水”去世:有两个孩子 今年孩子刚成家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汽车要闻

智能体豪华旅行车 享界S9T30.98万元起售

态度原创

房产
手机
艺术
亲子
教育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手机要闻

华为鸿蒙 HarmonyOS 6.0.0.100 开发者 / 用户尝鲜版本开启推送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爸爸上班妈妈出门拿快递,孩子一个人在家,结果太吓人了

教育要闻

当孩子放下手机时,说明现实足够美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