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门禁卡作为物理安全与人员管理的核心工具,看似简单却暗藏多重安全风险,若管理不当可能导致非授权人员闯入、商业信息泄露、资产失窃等严重后果。需从 “风险识别” 和 “全生命周期管理” 两个维度,建立系统化的防控体系。
一、先理清:企业门禁卡的 4 类核心安全风险
门禁卡的风险贯穿 “发放 - 使用 - 回收” 全流程,不同环节的风险点差异显著,需精准识别:
二、关键对策:门禁卡 “全生命周期管理” 方案
针对上述风险,需围绕门禁卡的 “发放 - 使用 - 回收 - 系统维护” 全流程,制定闭环管理措施,堵住每一个漏洞:
(一)发放环节:从源头控制 “授权精准性”
实行 “一人一卡、实名绑定”
每一张门禁卡都需关联员工 / 访客的唯一身份信息(员工工号、访客姓名 + 单位),卡片表面标注 “仅限本人使用”,禁止私自转借;
建立《门禁卡台账》,记录 “卡号 - 持有人 - 授权区域 - 发放日期 - 到期日期”,确保每一张卡都可追溯。
严格 “权限分级”,避免 “一刀切”
按 “岗位需求” 划分门禁权限,实行 “最小必要原则”:
普通员工:仅开放办公区、茶水间、卫生间等公共区域;
核心岗位(如财务、研发):额外开放所属部门区域,且设置 “进出时段限制”(如仅工作日 9:00-18:00 可进入);
管理层:根据职责开放对应权限,禁止 “全区域通用卡”(特殊情况需 CEO 审批,并记录备案)。
临时卡管理:“限时 + 限区 + 回收”
访客、施工人员申请临时卡时,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备案,明确 “使用时长”(如访客卡有效期 1 天,施工卡有效期 7 天)和 “可进入区域”(如仅开放会议室、施工区域);
临时卡使用结束后,必须由行政 / 安保人员当面回收,核对卡号后注销权限,避免 “临时卡变长期卡”。
(二)使用环节:减少 “人为漏洞” 与 “物理风险”
技术升级:用 “高安全性卡片” 替代普通卡
淘汰易复制的低频 ID 卡(卡号可直接读取,复制成本仅 10 元),改用加密 IC 卡(如 CPU 卡),此类卡片自带加密芯片,需专用设备和密钥才能复制,大幅提升伪造难度;
条件允许的企业,可升级为 “卡 + 生物识别” 双重验证(如门禁卡 + 指纹 / 人脸),即使卡片丢失,他人也无法冒用。
加强员工意识:杜绝 “代刷” 与 “乱借”
新员工入职培训必讲 “门禁卡使用规范”,明确 “代刷卡、私自借卡” 属于违规行为,违者按公司制度处罚(如警告、罚款);
在门禁入口张贴提示语(如 “请刷本人卡,谢绝代刷”),安保人员定期巡查,发现代刷行为及时制止并通报行政部门。
丢失 / 被盗处理:“立即注销 + 追溯”
员工发现门禁卡丢失后,需在 1 小时内通知行政 / IT 部门,系统立即注销该卡权限(避免他人拾获后使用);
若怀疑卡片被盗,需同步查看门禁入口监控,追溯卡片最后一次使用记录,排查是否有异常人员跟随进入;
补卡时需缴纳工本费(如 50 元),减少 “随意丢卡”现象,补卡后旧卡权限自动失效。
(三)回收环节:避免 “离职员工滞留权限”
将 “门禁卡回收” 纳入 “离职流程”
在《员工离职交接单》中加入 “门禁卡回收” 项,由行政部门核对卡号、注销权限后签字确认,未回收或未注销的,HR 不得办理离职手续;
针对 “远程办公离职员工”,需通过快递寄回门禁卡,行政部门收到后注销权限,并拍照留存快递记录,避免 “口头说已寄回,实际未注销”。
定期 “权限 audit”:清理 “僵尸权限”
行政 / IT 部门每月对门禁系统权限进行一次排查,重点核对:
离职员工是否仍有未注销的权限;
在职员工的权限是否与当前岗位匹配(如员工调岗后,是否已取消原部门区域权限);
长期未使用的卡片(如 3 个月无进出记录),需联系持有人核实,确认无需使用后注销权限。
(四)系统维护:筑牢 “技术防线”
门禁系统 “定期升级 + 加密”
IT 部门每季度检查门禁控制器、软件的安全漏洞,及时安装厂商推送的补丁,避免被黑客利用;
门禁系统与电脑的通信采用 “加密协议”(如 SSL/TLS),禁止 “明文传输” 权限数据,防止数据被拦截篡改;
设置门禁系统管理员权限分级,IT 部门负责系统维护,行政部门负责权限审批,避免 “一人掌握所有权限” 导致滥用。
与安防系统联动:“异常情况自动报警”
将门禁系统与监控、报警装置联动:
若出现 “卡片失效后强行开门”“同一卡片 10 分钟内连续刷卡 5 次以上”(可能是尝试破解),系统立即触发声光报警,并同步推送提醒给安保人员;
核心区域(如服务器机房)的门禁记录,需与监控录像同步存储(至少保存 30 天),发生安全事件后可快速追溯。
应急预案:应对 “系统故障” 与 “紧急情况”
制定门禁系统故障预案:若系统瘫痪,安保人员需立即在各入口值守,通过 “人工核验工牌” 放行员工,同时联系厂商紧急维修,避免 “无防护状态”;
明确 “紧急开门” 流程:如遇火灾、医疗急救等情况,安保人员可使用 “应急钥匙” 或 “管理员权限” 开门,但需记录 “开门时间、原因、经办人”,事后报备行政总监。
三、总结:门禁卡管理的核心逻辑
企业门禁卡管理的本质,是 “通过技术防控 + 流程规范 + 人员意识”,实现 “谁能进、何时进、进哪里” 的精准控制,同时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可追溯。关键在于 **“不遗漏、不松懈”** —— 不遗漏 “离职回收、临时卡注销” 等易忽视环节,不松懈 “定期排查、员工培训” 等日常管理,才能真正发挥门禁卡的安全防护作用,守住企业物理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对于门禁卡安全,安在新媒体特别制作了科教短片,帮助大家了解会议室可能潜藏的风险。此外,还有如安全口令、打印机安全、代码开发安全、钓鱼链接等19条科教短片免费分享。
此外,安在新媒体面向社群用户,推出“网络安全意识团购服务”,涵盖宣传素材、培训课程、威胁体验、游戏互动等,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帮助员工掌握安全要点,并提供定制化安全策略咨询。
此外,安在新媒体面向社群用户,推出“网络安全意识团购服务”,涵盖宣传素材、培训课程、威胁体验、游戏互动等,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帮助员工掌握安全要点,并提供定制化安全策略咨询。
更多科教短片,关注【安在新媒体】联系我们
部分展示,以作参考,更多服务,详情请洽
Tina(诸子云群秘Tina)
获取更多安全意识资料,扫码加入诸子云知识星球,持续更新
安在意识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