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9月11日,秋高气爽,群贤毕至。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在山东济南盛大启幕。同日,“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进展专家交流会暨苏维西塔单抗上市会”圆满召开。本次上市会高朋满座,特邀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担任名誉主席,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秦叔逵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吴令英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力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和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琦教授等多领域权威专家担任大会主席。会议线上线下同步开启,吸引了众多业内同仁参与,共同见证新一代抗VEGF创新药苏维西塔单抗(商品名:恩泽舒)的荣耀上市。现场气氛热烈,专家们围绕苏维西塔单抗的机制创新、临床突破及未来展望展开深入探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为推动肿瘤治疗发展建言献策。
创新启航,苏维西塔单抗震撼上市
会议伊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俊东教授邀请大会主席团马军教授、秦叔逵教授、吴令英教授及名誉主席于金明院士进行开场致辞。
图1 李俊东教授主持
马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苏维西塔单抗在贝伐珠单抗耐药的卵巢癌患者中展现出的高效性,是其成功上市的关键因素之一。马军教授回顾了CSCO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学者牵头开展的全球研究数量,强调了中国在国际临床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并呼吁年轻医生学习前辈们坚韧不拔的精神,为患者服务,克服一切困难。
图2 马军教授致辞
秦叔逵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苏维西塔单抗作为新一代重组人源化抗VEGF兔源单抗,与贝伐珠单抗没有交叉耐药且具有临床优势和独立知识产权,SCORES研究的成功解决了铂耐药复发卵巢癌(PROC)这一重大临床难题。他呼吁进一步探索苏维西塔单抗在其他瘤种中的应用潜力,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希望。
图3 秦叔逵教授致辞
吴令英教授作为苏维西塔单抗关键III期SCORES临床研究的Leading PI,对苏维西塔单抗的上市深感激动。SCORES研究首次证实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可以为PROC患者带来显著的总生存期获益,且疗效覆盖全人群。其获批填补了国内空白,有望重塑中国卵巢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格局。她呼吁未来开展更多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优化治疗策略,使苏维西塔单抗惠及更多患者。
图4 吴令英教授致辞
于金明院士代表CSCO对本次上市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认为,苏维西塔单抗的上市不仅增加了医生治疗选择,更标志着中国在靶向治疗领域的创新研发能力迈上新台阶。他期待本次会议的深入研讨和交流能够更加全面地审视苏维西塔单抗的临床价值,精准定位其应用场景,携手推进中国临床实践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应用。
图5 于金明院士致辞
随后,苏维西塔单抗上市启动仪式盛大开启,于金明院士、吴令英教授等主席团成员及先声药业企业代表唐任宏博士和耿猛先生登台,共同按下启动装置,象征希望的光柱被点亮,生命的羽翼振翅高飞,宣告中国PROC治疗全新篇章开启。现场掌声雷动,众人齐声高呼“恩泽新生,翼起芳华”,定格下这一时刻。
图6 苏维西塔单抗上市启动仪式
PART1 突破:开启新篇
万象启新:肿瘤管线及苏维西塔单抗介绍
学术盛宴第一篇章由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启鸣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李贵玲教授主持,先声药业执行董事、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唐任宏博士带来《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重点实验室肿瘤管线&苏维西塔单抗介绍》主题报告,唐博士介绍道,目前先声药业拥有60项在研管线,在肿瘤领域已上市多款药物,如恩泽舒、恩立妥、科赛拉、恩维达和恩度等。
苏维西塔单抗作为新一代抗VEGF单抗,其独特之处在于与VEGF-A的结合表位与贝伐珠单抗不同。体外研究证实,苏维西塔单抗具有更强的VEGF/VEGFR通路抑制能力。苏维西塔单抗不仅是国产首个妇瘤领域PROC全人群适应证的药物,同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结直肠癌(CRC)、肝癌等实体瘤中也展现出良好前景。
图7 王启鸣教授和李贵玲教授主持
图8 唐任宏博士作主题报告
循证破局:苏维西塔单抗SCORES研究数据解读
随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光文教授带来《SCORES研究解读——重塑铂耐药卵巢癌抗血管治疗格局》主题报告,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全国55家中心参与的I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421例PROC患者,其中50.2%患者既往接受过抗血管治疗,49.1%患者接受过PARP抑制剂治疗,约1/3患者接受过≥3线治疗。主要终点为PFS,次要终点包括OS、ORR、DCR等。
研究结果显示,苏维西塔单抗联合化疗组中位PFS为5.49个月,较对照组延长2.76个月(HR=0.46,p<0.0001)。ORR为26.0%,DCR为76.5%,中位OS为15.31个月(HR=0.77,p=0.0304),24个月OS率提升10.7%(33.0% vs. 22.3%),这是目前PROC首个取得OS显著获益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无论既往是否接受过抗血管生成药物或PARP抑制剂治疗,PFS均显著获益。整体安全性可控。SCORES研究确立了苏维西塔单抗联合化疗作为PROC新标准的地位。
图9 袁光文教授作主题报告
在研究者致敬环节,大会特别邀请了参与SCORES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代表,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以表彰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图10 研究者致敬
圆桌访谈:研究中的故事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娄阁教授和云南省肿瘤医院杨宏英教授的主持下,五位为SCORES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分享了参与研究的宝贵经历与深刻感悟。
山东省肿瘤医院李庆水教授分享道,起初对苏维西塔单抗持怀疑态度,随着研究推进,最终该药物获得患者和医生的广泛认可,其所在团队也逐渐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刘孝伟教授提到,所在医院卵巢癌患者较多,研究入组顺利,部分患者用药后效果显著,生存期延长。湖北省肿瘤医院黄奕教授分享了一例入组PROC患者,使用苏维西塔单抗治疗后PFS达到两年多,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段微教授强调,吴令英教授牵头的研究严谨扎实,团队在研究中学习到很多,一位化疗耐药且对PARP抑制剂耐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PFS达到19个月,充分证明了苏维西塔单抗的疗效。福建省肿瘤医院林安教授对苏维西塔单抗的疗效充满信心,期待其在更多治疗场景中发挥作用。
图11 圆桌访谈:研究中的故事
PART2 展望:V来可期
溯本求源: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发展历程
学术环节第二篇章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储天晴教授的主持下开启,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任胜祥教授就《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阐述。抗血管生成药物已成为肿瘤治疗的关键策略,贝伐珠单抗等药物在CRC一线、二线及后线治疗中均展现出显著疗效;在NSCLC治疗中,多项研究证实了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的潜力。苏维西塔单抗在初步研究中也显示出良好疗效,为未来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图12 储天晴教授主持
图13 任胜祥教授作主题报告
中国力量:国产药物的崛起——引领变革,共塑未来
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尹如铁教授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顾康生教授的主持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以《中国力量:国产药物的崛起——引领变革,共塑未来》为题进行引导发言。陈教授指出,过去十年,国产药物的崛起正在改变国内患者的治疗现状,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抗肿瘤药物研发领域已从跟跑者逐渐变为并跑者,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为领跑者。中国多项肿瘤研究成果发表在全球顶尖期刊上。期待未来苏维西塔单抗将中国抗血管生成治疗推向新高度。
图14 尹如铁教授和顾康生教授主持
图15 陈功教授作引导发言
圆桌讨论:中国力量·国产药物的崛起
山东省肿瘤医院陈亮教授表示,SCORES研究中苏维西塔单抗副反应少,对该药物的应用充满期待,并相信其纳入医保后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可及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建莉教授指出,苏维西塔单抗半衰期短,具有独特优势,在结直肠癌和肝癌中也有布局,希望未来在不同瘤种中进行研究。山东省肿瘤医院刘希军教授期望苏维西塔单抗在抗血管生成2.0时代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生存和经济上的获益。
图16 圆桌讨论:中国力量·国产药物的崛起
会议总结
最后,大会主席李力教授和吴令英教授再次祝贺苏维西塔单抗上市,李力教授总结道,苏维西塔单抗为多药耐药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对进入医保表示期待。吴令英教授再次感谢所有参与研究的单位和人员,期待苏维西塔单抗在卵巢癌、晚期肠癌和肺癌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17 李力教授总结
图18 吴令英教授总结
编辑:Atopos
审校:Dreams
排版:KIKI
执行:KIKI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