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花290万买的房,算上五年来的利息和税费,成本超过330万。今年终于扛不住了,开始挂牌卖房,第一个出价239万,没舍得卖,第二个出价226万,我后悔不已,最近买家只愿意出218万,我气的晚饭都吃不下…”
中介说,“现在卖房比卖白菜还难,有人愿意出价,就凑合着成交吧,品相好的房子也要经历三降价,更何况你们这种算不得优质资产的房子。”
没错,这几年的卖房市场就是这么现实!
你去大街上看看,好多中介门口不是打着“急售”,“直降多少万”的广告语,就是有的中介都熬不下去,直接关门大吉。
曾经风光无限的“大资产”,如今却深陷低迷,核心是啥?需求大不如前,二手房抛售愈演愈烈,甚至有业内人士坦言,一场史无前例的房子抛售大潮,在席卷各大中小城市…
啥情况?啥信号?又会有啥后果?看看!
01.
抛售大潮已经开始?
7月末,一则消息引爆大湾区楼市:李嘉诚家族抛售惠州、东莞等地400余套房产,其中最便宜的价格甚至降到了40万/套的“白菜价”,部分项目价格较峰值暴跌70%。
抛售房源的又岂止是李超人,今年5月份,中海在南京的三个主力项目直接打出了6折的价格,力度之大,连老业主都坐不住了,开始维权。
从3.6万跌到2.3万,同样110㎡的房子,两年时间,就亏了119万,哪个业主受得了这样的心理冲击?
要知道,南京可不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而是新一线,经济强省省会龙头城市,其他城市情况猜猜便知!
而且向来最喜欢在房子市场搞钱的炒房客,投资客群体们,也在加速抛售。
金融界消息,截止到2025年5月31日全国二手房总挂牌量753万套,这个数据着实令人震惊。
然而眼下大家更担忧的是,中国老百姓普遍存在买涨不买跌心理,严重的供过于求之下,市场可能会变得愈发冷清,尤其是三四线人口外流加剧的城市,二手房的价格或下行压力更大。
02.
为啥会出现抛售潮?
1.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破灭:
过去20多年,房价持续上涨形成了强烈的上涨预期,但近年来,房价持续下行,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破灭,投资者们意识到,房产不再是稳赚不赔的资产。
尤其是当大家发现人口形势已经发生逆转,老龄化加剧以及新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城镇化进程放缓,这些都预示着未来的买房动力将直线减少。
2.对未来收入和经济的担忧
最近几年,大环境影响导致很多企业不景气,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加剧,收入锐减甚至失业上升,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变得更加谨慎,面对动辄数百万的房贷,很多人选择持币观望,甚至推迟了购房计划,尤其是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预期下,使得需求端进一步萎缩。
3.区域分化越来越严重,好房子和差房子冰火两重天。
很多三四线城市本身产业经济单一,人口外流加剧,空置率超高,这种趋势下,一些精装房,学区房可能还能小涨,
但郊区房一到晚上点灯率不足20%,存量市场分化越来越严重,不少房东都在降价抛货,不想再往里面砸钱了。
03.
抛售潮会带来啥连锁反应?
对个人来说,如果手上只有一套住房。影响不大,但是对于手上多套房且贷款压力居高不下的买房人来说,房价下跌资产缩水,有的人每天上班比上坟还痛苦。
清华有报告说,房价跌10%,家庭财富就缩水60万。很多人都捂紧钱包,不敢乱花钱。
对地方而言,过去很多地方对于土地的依赖高达60%以上,如今土地收入锐减,地方上也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比如有的城市已经开始关路灯了,一些地方公共服务也开始缩水。
然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年轻人的离开,城市变得更加没有活力,房价进一步下行。
对银行来说。抛房量激增加剧房价的持续下降,可能引发一部分人贷款逾期,如果逾期率过高,金融系统也会暗藏隐忧,银行在救市存款和贷动现实之间,左右为难。
面对这种情况,各地都在加码利好,不断刺激回暖,但现实反馈不太乐观。
04.
普通人如何应对?
①买房:冷静思考,理性出手
买来自己住,现在倒是一个节约成本不错的时机,但选择上一定要考虑到地段配套,另外,建议买房采取三三原则:
即月供控制在收入的30%,最好储备3年的现金以应对不确定性。
如果是想要通过买房投资赚钱,醒醒吧!
②多元化配置
不建议将所有的资金都压在房子上,多元化配置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比如:理财、基金,还有健康资产。
另外,不论当前市场经济什么状况,时刻警醒:人力资本升级才是关键,职业技能、平台、边际收入才是真实生产力,房产只能局部保值。
房子从只涨不跌,到现在分化加剧,对于多数家庭来说,这样的变局也有机会,但买房一定要谨慎,挑对房子,量力而行,才能避免陷入亏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