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至14日,崇明区“家门口老博会”——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暨上海银发生活节崇明站活动在崇明万达广场举行。活动以“适老瀛洲,乐享银龄”为主题,具备展示、销售、体验、服务等功能,全面呈现崇明在银发经济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本次“家门口老博会”主会场分为五个功能展区。“安心居家体验区”集中展示了适老化改造与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从地面防滑产品、纳米洗头仪、制氧机、开门浴缸到口腔护理、园艺阳台与蔬菜种植改造等,全方位提升老人居家舒适度。“智慧颐养科技区”展出了外骨骼机器人、可调节焦距智能眼镜等产品,以及智能药盒、体征检测仪、烟感报警器等居家养老数字化设备。“乐龄优品生活区”产品涵盖老年鞋、电动床、助起沙发、血糖仪、轮椅、助听器等全系列辅具,并提供轮椅、助行器等产品的试驾体验。“记忆友好守护区”提供认知症辅助与居家干预方案,为认知障碍长者及其家庭提供支持。“颐养臻享服务区”集中展示了民福养护院、广德大运等崇明本土优质养老机构、康养文旅机构的服务特色、环境设施、收费标准等。
记者了解到,活动期间,部分产品最高可享15%到30%政府消费补贴(以现场商家实际说明为准)。另外,全区首批康养服务养老机构名单、“银龄生态游”特色路线也在“家门口老博会”上发布,推动崇明养老服务机构提质扩容,同时积极拓展银发文旅市场,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元的休闲出行选择。
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崇明全区户籍人口66.35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3.86%,高于本市平均水平。全区“纯老家庭”老年人数5.2万人,其中80岁及以上“纯老家庭”老年人数1.3万人;独居老年人数0.99万人,其中孤老人数615人。近年来,崇明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多措并举,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比如,近年来崇明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养转型升级,为老人提供有尊严的医疗康复服务。自2019年以来,崇明全区陆续布局了6家以康复、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等为特色的护理院,让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可就近获得长期护理服务,有效减轻“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照护负担。
98岁的邵阿婆,长期居住在位于崇明区堡镇的上海月亮湖护理院内。她性格开朗,爱好散步,但因腰腿疼痛,此前一段时间无法下床。针对这种情况,护理院的医护人员每天为邵阿婆进行半小时康复训练,如今邵阿婆可以借力于助跑车出门散心。“住在这里的120多位老人平均年龄超过90岁,多数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我们院内有内科、外科、康复科等门诊,提供中医推拿、康复训练、健康咨询等服务,让老人‘看病不离房,治病不离床’。”上海月亮湖护理院院长倪玉娟说。
为增进市民对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的了解,消除固有印象带来的误会,崇明区民政局还组织开展“政府开放月”活动,邀请市民走进崇明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体验中心等。
不久前,在崇明区大同敬老院,30多位市民参观了公共活动区、健身房、医务室等功能区域。活动室里,老人们跟着领操员精神抖擞地做健身操,还有老人兴致勃勃地拿起话筒唱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参观者切实感受到“老有颐养”的温馨。
坐落于崇明万达广场一楼的崇明区养老服务体验中心,也是此次开放活动的重要场所。该中心模拟老人居家的场景,对卫生间、厨房、客厅、卧室等几大日常生活空间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市民在工作人员的讲解和带领下,可以了解各区域的适老化设计细节。
“本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若有意向,均可申请适老化改造,通过‘随申办’即可线上申请,也可到养老服务体验中心或所在村居进行代办申请。申请成功后,专业服务商会上门评估、入户安装。部分老年人还可获得不同比例的补贴,最高金额不超过每户5000元。”崇明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原标题:《崇明举办“家门口老博会”,部分产品最高可享30%消费补贴》
栏目主编:唐烨
图片来源:崇明区提供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茅冠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