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案件的庭审以当事人之间的诉辩对抗为中心,案件事实主要通过当事人举证、陈述等进行认定,从提高律师法律服务和案件办理质量方面来说,高效阅卷是代理案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笔者理解的民事诉讼案件阅卷,是指律师代理民事诉讼案件过程中,对案件的相关事实、证据材料与法律规范进行涵摄,最终形成所代理案件方略的一项活动。
现在审判工作讲效率,一般的案件在法庭上,并没有多少给予律师自由发挥的机会,律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清晰地表达案件意见,表现自己的工作。那律师在法庭上的表现从何而来?不同的办案律师阅到的内涵是不是可能不一样?本文总结办案实践,就一些心得提出一孔之见与大家交流。
01
阅卷的目的
从技术性和功利性角度而言,律师阅卷的目的,可总结为如下几点:
目的1:掌握案情
是我们阅卷的首要目的。可以说,任何一个案件都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这些要素,只有掌握了案情才能确定对进一步工作提供计划、指导和要求。
目的2:厘清思路
是律师办案的核心工作。在阅卷工作中,不仅仅是对相关材料的摘抄、证据的罗列,而是有最终的目的。当事人追求的是实现自己的利益,律师要做的是发现案件中的问题,而能发现问题的程度取决于律师思路的清晰程度。
民事诉讼的过程无非是原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得以主张的诉请,作为被告则反驳对方的观点和诉请全部或部分不能成立,或可通过提供相应的反驳证据加以证明。这个过程中,律师可借阅卷工作在错综复杂的案情和繁多的证据中实现厘清思路的目的。
目的3:查找依据
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查找支持己方或者反驳对方主张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是要搜集、整理相应的证据,对己方的主张进行举证证明。反复穿插在案件事实和争议焦点之间的阅卷过程,就是为了实现结合证据和法律规范,查找依据的目的。
目的4:评估案件
也是案件代理风险控制和技术性功利的工作要点之一。作为当事人,可能天然与代理律师在追求案件诉讼目的上存在期待值不一致的情况,律师在阅卷反复校验的过程中,对诉讼目的会形成相对的“内心确信”,对当事人期待值的评估调整,则当然成为阅卷工作的目的之一。
02
如何阅卷?
第一步,全面性阅卷,“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我们要在全面性阅卷阶段,记录所有对案件有价值、有影响的信息,以及争议、冲突、存疑的信息,此阶段,要完成从宏观上对案件大致的掌握,了解“谁与谁发生了什么纠纷?”,并在第一步全面性阅卷后,为进一步工作提供计划、指导和要求。
如下要素供首次全面性阅卷参考:
①检查代理手续是否完善,除常规的委托合同等手续外,重点要做首次接待谈话并形成笔录;
②了解当事人的诉求,不管是代理原告还是被告,首先要听取当事人的诉求,至于当事人的诉求合理合法与否,都建议在进一步阅卷后再给意见,当前不一定要明确具体的诉讼请求;
③了解管辖法院、案件所处阶段、诉讼地位,需要重点记录诉讼费交纳期限、保全期限、开庭时间、地点、举证期限等信息;
④核验当事人的基本身份信息,确保无误,律师因为弄错姓名/名称“被”撤诉的案件,已经屡见不鲜了;
⑤全面性梳理记录双方陈述事实、提交的证据材料及证明目的,这里体现前期做首次接待谈话笔录的重要性,如果有重要事实在后续补充询问,仍然建议在具备条件时制作谈话笔录。
例如:涉及当事人年龄的,计算出相应时间点的岁数后记录;涉及合同成立时间、解除或者终止时间,交付、通知的时间等关键时间节点重点记录;合同的重要条款如违约责任、权利义务、管辖权约定等,重点摘抄记录;原审案件关于某个事实的认定;等等。
第二步,针对性阅卷,“慢工才能出细活”
我们对案件的掌握也需要重复性的验证论证,针对性阅卷不仅是对第一次阅卷工作的检验回顾,更是为了对案件实体、程序以及案件诉讼策略等全方位的综合掌握,考验的也是律师的实务能力。
如下要素供针对性阅卷参考:
①可按照“先程序,后实体”的步骤,首先对受案法院是否具有管辖权?是否遗漏诉讼参加人需要参加诉讼?是否应当适用小额速裁程序?……等程序方面作出应对;
②针对起诉状/答辩状结合举证,有针对性地阅出双方的主张及支持依据、双方的争议点;
③如何分析对方提交的证据并提出质证意见是阅卷的重点之一;
④需要申请调查令,不要等;
⑤不管是二审还是再审需要调取原审案卷的,建议将正卷一次性调全,以便核实原审程序和实体的细节。
03
关于阅卷的技巧与避雷建议
关于阅卷,有一些实用的技巧与避雷建议,根据个人工作习惯不同,仅供参考:
①可视化呈现:复杂案件的事实呈现,建议采取可视化或者思维导图方式,目的是能够比较简单地厘清对案件的思路,当然,不局限于方法。如下表格式方法可供参考:
②不依赖惯性思维:在完成两次全面阅卷工作之后,关于案件的起诉状/答辩状/上诉状、举证/质证意见、辩论或代理意见等材料应当业已形成,但此时我们大可不急着把卷宗束之高阁。
例如:对数据数字方面,建议仍需要再次核算一番;对期限方面,注意答辩和举证期限,需要开律师调查令的,提管辖权异议的,抓紧办。
③温故知新:开庭前建议再次检查是否存在遗漏的问题,通过交换思维的方式,运用审判思维、对立思维、发散思维,反复穿插在案件事实和争议焦点之间,结合证据和法律规范,尝试思考判断:
“谁更有理?”“我如果是对方律师,我会就案件事实提出哪些庭审发问?”甚至发散到一些案件以外的层面,思考“是否有关联案件,需要一次性案结事了?”“本案是否为法院需要通过判决,来解决的一类社会现象或者问题?”甚至是“维稳需要”等发散问题,以进一步地完善我们的代理思路。
④证据交接:对于证据原件,一方面建议在接待笔录中记录清楚已退还原件,一般也不建议提前接收;另一方面,对欠缺材料的准备,一定要及时追问;此外,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作为证据。
⑤质证意见:涉及对证据真实性的认可,建议与当事人有沟通记录。
⑥AI只能是工具,用来学习不懂的,而不能代替思考。
其实做阅卷笔录这项工作不是无用功,它是律师办理案件、分析材料这一过程工作的综合反映,是对案件阶段性的工作成果的体现,也是律师业务卷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夸张地说,阅卷是律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阅卷的程度决定了律师在后面一系列的工作中能做到什么程度。真心希望每一位诉讼律师游刃有余办案,从容面对庭审。
来源:温度法律圈
编辑:momo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