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冷空气频繁侵袭,成都中医哮喘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刘新提醒市民:气温每下降 10℃,人体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急诊量将增加 30% 以上。这位深耕呼吸疾病诊疗 30 余年的专家,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冬季需重点防范的四类健康风险,并给出专业防护建议。
一、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患者需严阵以待
低温是哮喘急性发作的 "导火索":干燥冷空气直接刺激气道,导致支气管痉挛;同时抑制呼吸道纤毛排菌能力,使流感病毒存活时间延长 3 倍。数据显示,70% 的哮喘急诊发生在 10℃以下环境。
防护关键:
避开 6-8 点低温时段外出,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过滤刺激
室内湿度保持 40%-60%,推荐玉屏风散(黄芪 + 防风 + 白术)增强免疫力
二、心脑血管急症:警惕血管 "寒冬危机"
寒冷会引发双重风险:血管收缩导致血压骤升(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平均升高 15mmHg),同时血液黏稠度增加 30%,心梗、脑卒中风险显著上升。
预警信号:持续胸痛超 15 分钟、单侧肢体麻木、突发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日常防护:
晨起饮 200ml 温水稀释血液,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130/80mmHg
丹参、川芎等中药调理改善微循环
三、关节疾病:寒湿诱发旧患复发
低温使关节血流减少 50%,滑膜炎症因子分泌增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可加剧 40%。
养护要点:
每日 40-45℃热敷关节 15 分钟,配合艾叶、透骨草中药熏蒸
选择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关节负重
四、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虚寒易 "受伤"
低温刺激胃酸分泌增加 30%-50%,胃肠蠕动减慢 40%,胃炎、胃溃疡发病率较夏季高 60%。
调理方案:
晨起饮用生姜红枣茶,饮食遵循 "37℃温热原则"
理中汤加减改善脾胃虚寒症状
中医特色防护:冬病冬防正当时
穴位贴敷:大椎、肺俞等穴位贴敷白芥子膏,降低哮喘发作率 40%
艾灸保健:每周 2 次艾灸关元、气海穴,提升机体抗寒能力
药膳推荐:黄芪山药粥健脾益肺,增强抵抗力
专家提醒:老年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建议提前接种流感 / 肺炎疫苗,出现持续发热、胸痛等症状及时就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