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商业贸易大臣来华,对中方提出了什么条件?中方要求的对等回应又是什么?
9月10日当天,英国商业贸易大臣凯尔抵达中国进行访问,这被视为中英关系改善的又一重要信号,期间凯尔还将与中方共同主持中英经贸联委会(JETCO)会议,这也是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
除了凯尔访华外,英国还带来了一支庞大的企业代表团,超过100家英国企业将前往中国厦门出席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这些企业中不乏阿斯利康、赫力昂等行业巨头,同样,这也是历史上英国参与规模最大的一次。
英国政府甚至放出风声,称此次访问可能促成未来五年价值超10亿英镑的合作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中英经贸联委会(JETCO)其实已经停摆七年了。,上一次开会还是2018年的事。英国《卫报》说得很直白,表示凯尔这次来就是为了恢复中英贸易关系,提振英国经济。
毕竟现在英国经济不太景气,中国又是他们第五大出口市场,去年两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额差不多410亿英镑,这笔生意谁也不想丢。
凯尔在出发前就跟一百多位企业家开电话会,说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搞经济增长,“必须立即行动,全力以赴”。
生意归生意,除了生意之外,凯尔这次来其实还提了另一件事,在接受采访时,凯尔这么说:“如果中国想在21世纪20年代发展与英国的外交关系,需要有相应的外交设施,而非50年前或100年前的馆舍。”
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英国想在北京新建驻华大使馆了。现在英国驻华使馆那栋楼确实有些年头了,办公空间挤得慌,估计早就不够用了。
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做出了回应,“为外交馆舍建设提供支持和便利是东道国的国际义务。中英都有修建新馆舍的需求,双方应该相互支持。”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想让我们给你方便,可以,但你们也得给我们行方便——毕竟中国在伦敦建使馆的事,已经被卡了七年了。
这事得从2018年说起。那年中国花了2.55亿英镑,买下了伦敦市中心的英国皇家造币厂旧址,打算在那儿建个新的驻英大使馆。
那块地位置特别好,建成后会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使馆,不光能改善办公条件,还能建文化中心、商务平台,本来是件好事。可谁知道,这项目一搁置就是七年。
刚开始是伦敦哈姆雷特塔区议会跳出来反对,理由是“安全风险”。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背后有美国在捣鬼。
今年6月《泰晤士报》就爆料,白宫警告英国别批准这个项目,说新使馆靠近伦敦金融城,担心所谓的“敏感金融数据安全”。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把这事跟英美贸易谈判挂钩,当时英国正跟美国谈钢铁关税问题,美方就暗示说:“希望所有决策都能考虑到我们的国家安全利益”。
其实美国自己在伦敦建使馆就顺顺当当的。他们原来在格罗夫纳广场的使馆用了五十多年,2018年就搬到了九榆树大道的新馆,旧楼改造成豪华酒店,今年9月刚开业,住一晚最低都要1400英镑。
凭什么美国能建新使馆,中国想改善下办公条件就这么难?
直到今年初才有了点转机。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1月访华后没多久,伦敦警察厅和之前一直反对的议会突然松口,说“已放弃反对意见”。
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和内政大臣库珀也表态支持。但即便这样,项目审批还是卡在最后一步,迟迟没能动工。
说白了,英国就是想拿着这个事当筹码,一边想跟中国做生意,一边又不敢得罪美国,这种左右摇摆的态度,怎么可能让中方爽快答应他们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凯尔访华之前,先去了趟美国华盛顿,跟美方谈了人工智能合作,才飞过来中国。英国政府网站上写着,这是为了巩固英美“特殊关系”。这种“先美后中”的安排,明眼人都看得出英国想在两个大国之间找平衡。
可能有人不明白,不就是建个使馆吗?为什么这么较真?其实这里面有讲究。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使馆馆舍是“不可侵犯”的,东道国得提供必要的支持。
中国驻英使馆发言人早就说过,新馆建设完全符合国际惯例,该考虑的安全问题都考虑到了。
但英国这边一会儿说地段敏感,一会儿又拿美国的意见当挡箭牌,说白了就是没把中国当成平等的合作伙伴。现在他们自己想在北京建新使馆了,才想起提“21世纪外交设施”,早干嘛去了?
另外,此次来访华的英国企业恐怕比凯尔这些政客更加着急,这次来厦门的一百多家企业里,有阿斯利康这样的医药巨头,也有新能源领域的公司。
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倪乐思说,他们想借投洽会推广英国的《现代产业战略》,在新能源、生物医药这些领域跟中国好好合作。
中国市场足够广阔,对英国企业来说,是不容错过的蓝海,可是,英国政府在使馆问题上拖着不解决,难免让中方觉得他们没诚意,同样,也会影响这些企业的脚步。
英国要是真看重中英关系,就该像中方说的那样“相互支持”,先把中国在伦敦的使馆项目批了,别再受美国摆布。毕竟做生意讲究诚信,搞外交也一样,总不能好事都自己占着。
现在的情况是,英国想在华拓展市场、提振经济,又想在外交上摆架子,还得看美国脸色。
这种三心二意的态度,怎么可能让合作顺利推进?就像商务部研究院的周密说的,中英合作得“加强制度性保障,减少企业在投资方面面临的不确定性。”连使馆建设这种基本的外交事务都拖拖拉拉,企业怎么可能有稳定预期?
这次凯尔访华能不能成为中英关系的转折点,不光要看签了多少合作协议,更要看英国能不能在使馆问题上展现平等姿态。
要是还抱着“既要又要还要”的心态,那就算企业再积极,恐怕也难改变中英关系磕磕绊绊的现状。毕竟谁也不傻,合作总得讲究个公平对等不是?
参考资料:
投洽会派出最大代表团英媒披露新商贸大臣来华行程——中国网
美威胁英国“别批准中国建新使馆”——环球时报
伦敦市中心使馆旧楼改建豪华酒店,“入场券”最低1400镑——澎湃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