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罗永浩发博公开吐槽连锁餐饮品牌西贝:“......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还有读者在评论区展示了西贝食材照片,显示有“堂食袋装”标签,对此,罗永浩回应:读者评论里贴出来的,有人了解这是什么情况吗?什么叫“堂食袋装”“非直接提供消费者”?并@了贾国龙。从中央厨房出来的是预制菜吗?实操中怎么认定预制菜?
“预制”俩字,这几天比辣椒油还呛。
老贾一句“我们没预制菜”,把老罗直接点着,手机一甩,微博开炮:“全是预制,还贵,恶心!”
吃瓜群众捧着瓜,眼珠子都快掉进屏幕——到底啥算预制?中央厨房出来的,就得背锅?
先把话撂这儿:要是看标签就能断案,那法医得失业。
堂食袋上“已熟制”仨字,确实吓人,可它跟“预制菜”之间,还隔着一段路——国家标准 GB/T 55044-2022 写得明明白白:预制菜是“熟制或生制后速冻,拆袋即食或复热即食”。关键词:速冻、即食。
老贾说馒头中央厨房蒸好,门店再蒸十分钟,这一来一回,温度掉下去又升上来,口感确实提前被安排,但法规把主食单独拎出去,它就不在“预制菜”射程里。
所以老罗拍的那包莜面鱼鱼,法律意义上,只能算“预加工菜”,不算“预制菜”。
——惊不惊喜?绕不绕?绕就对了,食品工业就是迷宫,普通人一脚踩进去,不磕脑袋算我输。
可法规是法规,舌头是舌头。
我上周也去了一趟,点了同款的几道,后厨玻璃擦得锃亮,师傅当着我面把一袋“羊蝎子原汤”哗地倒进锅里,烧开撒香菜。
我问:“这汤是门店熬的吗?”
小伙咧嘴:“中央厨房熬好,零下十八度运来,门店再煮二十分钟,按标准操作。”
我尝一口,香是真香,可舌尖总觉缺一口“咕嘟咕嘟三小时”的烟火气——这感觉,就像相亲对象样样达标,却少点怦然。
我或许懂了,消费者要的不是法律定义,是“现做感”。
老罗抓住的正是这根神经:我可以为效率买单,但你别把我当冤大头。
他那条“求购检测机”的微博,半开玩笑半当真,底下还真有科研狗留言——“电子鼻+同位素比质谱,能测‘美拉德反应’时间轴,一套设备三百多个,罗老师要不要拼团?”
我脑补了一下老罗抱着机器冲进后厨的画面,顿时笑出鹅叫,可笑着笑着又有点唏嘘:吃个饭而已,至于上质谱吗?
至于贾老板说要起诉,我劝大家淡定。
商誉索赔得证明“捏造事实+主观恶意”,可老罗一句“几乎全是”留了个活口,再加上他影响力大是大,却也在“消费者吐槽”射程里,法院真判,顶多让老罗删博道歉,赔偿金额估计还没贾老板一天广告费高。
这场仗,更像一场流量双人舞——老罗收获“正义铁锤”人设,老贾全国门店连夜上架“同款菜单”,销量蹭地往上窜,谁输谁赢,账本得反着看。
说到实操怎么认定预制菜,给大伙儿支三招,不保证 100% 准,但比拍脑袋强:
1. 看温度链。标签写“-18℃运输”,基本预制跑不了;写“0-4℃冷藏”,大概率预加工;写“常温”,要么黑科技要么防腐剂。
2. 看时间差。下单到上菜,红烧肉八分钟,狮子头六分钟,而真炖肉光收汁就得四十分钟,除非厨师会魔法。
3. 看口感断层。现场熬的汤,油脂和水分在舌尖是“活”的,预制复热后,香是香,可总像美颜相机磨皮——美则美矣,毛孔去哪了?
有人翻旧账,把贾老板 2021 年那句“高级菜才预制”剪成短视频,弹幕一片“打脸”。
我倒觉得,话不能断章取义,他当时说的是“鲍参翅肚需提前发制”,属于传统厨艺里的“预制”——老广叫“偷时间”,福建叫“煨火”,跟工业速冻两码事。
可互联网最擅长把语境吃掉,吐出一个表情包,于是“西贝=预制=原罪”的公式,48 小时之内完成心智占领,你说背后没人推手,我反正不信。
再说回孩子餐。
老罗身边人补刀:“预制菜放半年不坏,娃吃了隐患大。”
这句话听着带劲,却有点欺负人——速冻菜真要做到“常温半年”,得靠高温高压杀菌,口感直接变橡胶,老贾又不傻,犯得着用橡胶砸自己高端亲子招牌?
真正该警惕的,是“料理包”级别的油咸糖三角暴击,而不是把冷冻蔬菜一棍子打死。
亚硝酸盐、苯并芘这些致癌物,现炒不注意高温反复用油,一样爆表;关键在配方和工艺,不在‘预制’俩字。
所以各位家长,别被话术吓晕,真担心就带娃回家煮面,顺便还能辅导作业,一举两得,就是费妈。
写到这儿,你可能发现,绕了一大圈,也没给出“是”或“不是”的一刀切答案。
对,因为餐饮行业本身就是灰色叠buff:中央厨房、预加工、复热、现烹,像调色盘,红黄蓝一搅,最后出来的是“莫兰迪”——你说它算灰还是算蓝?
老罗要的是知情权,老贾要的是清白身,法律要的是标准词,消费者要的是烟火气。
四方一起打麻将,和牌的概率,堪比海底捞月。
那咋办?
斗胆出个馊主意:强制标注“加工环节时间点”,别只写“预制菜”仨字。
比如“本道菜 70% 工序在中央厨房完成,门店复热 8 分钟”,让顾客用脚投票。
愿意省时间的人,照样买单;追求锅气的人,扭头去找现炒小馆。
市场自有平衡,比一万条微博都管用。
至于老罗会不会真抱质谱仪巡店,我赌五毛——他也就吆喝两嗓子,真让他每天蹲后厨,直播复热倒计时,那还不如回去讲“交个朋友”来得划算。
毕竟,大炮的意义是点火,不是烧饭。
最后一句话送给所有餐饮老板:
科技可以偷时间,别让时间把味道偷光了;
也送给所有消费者:
吐槽是天赋,下单是投票,想吃什么世界,你就把money往哪儿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