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中韩关系,这一次,李在明是认真的。
严厉打击反华示威、提名“建交总统”之子任驻华大使,此时的李在明又是藏着什么目的?
9月9日,李在明对反华集会动手!
9月9日的国务会议上,李在明强硬表态要求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在现行法律框架下的惩处手段,积极考虑加以制裁的方案。对于将这些行为归为“言论自由”范畴的说法,李在明斥责“这算什么言论自由,简直是闹事。”
实际上对于反华集会的闹事并非在此时才开始上演,只是近日越演越烈,只是如今个李在明特意继续强调的打击反华集会时间点,却也是耐人寻味了。
李在明上台之初,将外交重心先放在了美国身上,但结果并不理想。美韩经贸谈判没有取得多大进展,而且李在明本人在华盛顿多次遭到美方的无礼对待。
种种事件,都让韩国意识到特朗普奉行“美国利益至上”。在实打实的利益面前,表再多忠心特朗普都不会松口。
更让韩国舆论哗然的是,九月初美国移民执法部门对韩国企业在美工厂的突击搜查及后续处理方式,这在韩国国内被广泛视为一种“羞辱”。
这些接连不断的事件,也开始让李在明重新思考外交路线了。
准确地说,也是此时,李在明便已经在埋线了。
既然说不动美国,李在明有必要做好应对冲击的准备,所以近期韩国对华态度明显升温。早在访美前,李在明其实就做了两手准备,不仅派了总统特使团访华,纪念中韩建交,而且还派了国会议长禹元植参加九三阅兵活动。
很显然,李在明开始清楚,单方面押宝美国无法为韩国换来切实利益,自然地,这对华“送大礼”也便成为如今李在明动作的关键。
回国后,李在明迅速调整外交思路,展现务实姿态。
他首先拿韩国国内的反华示威“开刀”。在9月的国务会议上,李在明两度下达指示,要求有关部门考虑通过制裁方式打击“反华”示威活动。
他直言这些行为“已远远超乎言论自由的范畴,充斥着恶言和暴力”,并要求警方出重拳应对此举与中国驻韩大使戴兵的公开赞赏形成呼应,释放了明显的善意信号。
而李在明的第二个“大礼”是人事布局。他正式提名卢载宪出任韩国驻华大使。
实际上此人的身份特殊,他是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之子,而卢泰愚正是1992年中韩建交的推动者。
而卢载宪本人也是一位“中国通”,不仅曾效仿父亲前往山东祭祖,还长期致力于中韩友好事业,从2016年起就担任成都市“国际顾问”。
特意选择这样一位具有深厚对华友好渊源的人士出任驻华大使,其象征意义和实际用意不言自明,表明李在明政府在改善对华关系上“用了心”。
很直白的行为信号,却是表明,诚然韩国的外交战略基于美韩同盟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韩国就可以忽视中韩关系。
而无论是在半岛局势等地缘议题上,还是在经贸等领域,中国对韩国来说都至关重要。中国长期以来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的半导体、汽车、化妆品等关键产业都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只得说,李在明政府的对华政策调整,并非简单的“亲华”或“反华”二元选择,而是基于国家利益的务实考量,而美国加速“战略收缩”已成定局,显然作为政坛老手的李在明非常清楚,自然也便不奇怪,他如今的动作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