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艾略特《荒原》为何颠覆春天意象?

0
分享至

你应该听过“你是人间四月天”这句话吧?

这句话出自林徽因女士的一首诗。四月天是个什么样的一个状态?

春天,花开始开放,春风和暖,天气正好。白天也许有和煦的阳光,但是又不会太热,晚上清风明月,这是一片多么美好的光景。

却又有一位大诗人,他写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诗的开头,却是这样子来形容四月的。

他说:“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

为什么同样是四月,到了刚才我说的这首诗里面,却成了最残忍的月份呢?我说的这首诗,大概是整个20世纪历史上最有名的一首诗——艾略特的《荒原》。

艾略特到底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一个五光十色的现代大都会,为什么科技进展得这么发达的一个现代世界,在他眼中却是一片荒原?

《荒原》和《尤利西斯》

两部读不懂的大师杰作

1922年是一个很特别的年份。

在那一年,出版了上一集我跟大家介绍的《尤利西斯》,另一部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荒原》——这首现代主义诗歌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两部作品,一部是小说、一部是诗歌,在同一年出版,在同一年共同掀起了一场文学艺术乃至于思想史上的革命,改变了文学以后发展的所有轨迹,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现代人的精神史。

《荒原》的作者艾略特,是一个很有宗教情怀的人。他出于美国南方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一个牧师家庭,祖父是一个很虔诚的牧师。

艾略特在哈佛大学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但最后不愿回到美国去做口试答辩,所以一直不算正式毕业。这期间,他一直待在英国。他好像很喜欢英国文化,觉得到了英国才找到了整个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精神传统的家园。

但事实上,即便在英国也好,无论到了哪里,他都有一种跟身边这个社会不能彻底融合、格格不入的一种「外来人」的感受。

无论如何,他这样一个很学究型的大诗人写出来的诗,在当年就跟《尤利西斯》一样被人认为是「没办法读懂的杰作」

大部分内行的文学读者,当年在接触到《荒原》的时候,就跟接触到《尤利西斯》的时候,反应是差不多的——觉得这个看起来应该是个了不起的大师级的杰作,但是,读不懂。



在后来的发展轨迹里面,《荒原》和《尤利西斯》的命运有点不一样。

乔伊斯终其一生的日子都不算过得太好,而艾略特却很早在文学界里闯出了名堂。《尤利西斯》直到今天,对我们而言都很可能是一本没法读懂的天书,但是《荒原》到了现在,却是全世界诗歌爱好者耳熟能详的一部杰作。

理由何在?很有可能是因为读诗的人,本来就对于诗歌里的种种冒险、实验都特别感兴趣,于是在接触到《荒原》后,从一开始读不懂到后来发展到很快接受它、很快被它改变,甚至还想再革它的命,再把诗歌的艺术往前推进一步。

“发牢骚”的同时,把时代写了进去

到底《荒原》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呢?有无数的人试图为它做出各种各样的解读,包括神话学、人类学,和宗教救赎方向。

但是如今,大部分人都会同意,这首长诗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完整、系统。

艾略特本人都承认,这首诗他写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结构上的想法。他就是当年在瑞士疗养自己的精神焦虑问题的时候,几乎是在一种不受自控的状态下面把它完成的。他甚至曾经跟人说,这首诗其实只不过是他个人生活的抱怨和牢骚,如此而已。

但是我要告诉你,诗人们说的话你千万不要相信。一个作家对于自己作品的判断,不一定永远都是最准确的,甚至可能只是他自谦之语。

事实上,对于这首诗,就算是艾略特为了要表达他当年个人生活上的不满,我们仍然可以说:这首诗包含一个更广大的、更壮阔的意义结构在里面。

艾略特自己就说过,一个最好的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哪怕是写他最个人的、最私密的东西,都其实把他所属于的那整个时代写了进去。



在我看来,这也是很多伟大艺术家的特点:他们的神经格外敏感,乃至于在描写自己生活以及内心的一种扰乱的时候,不自觉地在那个扰乱弦线的末端,碰触到了他所属于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甚至那个文明一些神经上的扰乱的状态。

《荒原》作为一部现代主义诗的开山之作,早在当年很多人就抱怨,这首诗里面跳转的、剧烈的、浮动的那些意象,变换得太快了,不是那么容易被人掌握。

一些传统的诗中,里面是有一种从头到尾、首尾一贯的「声音」的。有时候是作者本人把诗里的东西描述出来,又或者,他可能会转换成另一个角色,用那个角色的声音跟立场,去把这首诗给吐露出来。

但是在《荒原》里我们却看到许多不同的角色和场景。但在我看来,我们仍然可以找到由不同人物叙述的声音背后,一种更一致、普遍的声音,描述着一种在盛衰之间不断轮回的情绪和历史前进的状态。

除此之外,《荒原》这首长诗,还以它的一种文字,尤其是声音,决定了我们对它的一个解读方向。而这个解读方向解读出来,大致的那种结果,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好像读到了一种「荒凉落败」的状态。

艾略特、乔伊斯他们这一圈人,彼此支援,形成了一个他那一代人集体的「文学大爆炸」。在这一点上,他们所掌握的、当时的时代气氛也都很接近,艾略特这么评价《尤利西斯》:那是对于当代历史里没有秩序、没有意义的这种情况的一个全景的扫描及把握。

我认为,艾略特对《尤利西斯》的这个判断也可以用在这首诗的身上。

没错,这首诗所要展示的,是一个我们当代社会里,种种的无秩序、无意义,各种荒谬情况的总体把握,甚至可能还不于此。

点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我知道,有些人会特别把这首诗放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到1918这四年间的世界大战,在乔伊斯也好、艾略特这些1880年代出生的同代人来看,是一件很震撼的大事。

艾略特在英国就看到,有无数的大好青年在欧陆战场上此后再也没有回来过;或者回来的时候是断手断脚的。

更重要的是,整场仗打完之后,没有人知道我们当初是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

如果你熟悉现代史的话,你会发现一战跟二战有个很不一样的地方:

在二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看到一个「正邪两立」的世界观。一边是侵略人家的法西斯主义者、灭绝人家文化民族的屠夫;另一边则是要奋死抵抗,为了正义出来努力的人。

但是,一战不是。一战是一个没有人晓得这场战争到底是怎么开始的,也都不知道该怎么让它结束,突然牺牲掉了千万人的生命,摧毁掉了整个欧洲大陆原来珍惜的种种历史传统。

没错,《荒原》要描述的就是一战之后的欧洲或者世界,但更重要是我们要掌握到,《荒原》绝对不只是描述一战之后的结果,而是一战的原因——

为什么人类能够这么无聊地发起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卷入了那么多的国家,那么多人狂热地投入,从而牺牲了那么多人的生命、破坏了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到最后却不知道为了什么。

这说明,其实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人类的精神文明,或者至少说是以欧洲当时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进入了一片「精神上的荒原」。



整首长诗大概分成五段。这五大段落有人认为彼此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但是在我看来,还是有一个基础的概念和结构。

今天我要重点跟你讲的是其中的第一段——《死者的葬礼》(又译《死者的葬仪》)。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第一大段落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

虚幻的城市,

在冬天早晨的棕色浓雾下,

人群流过伦敦桥,那么多人,

我没有想到死神竟报销了那么多人。

偶尔发出短促的叹息,

每个人眼睛都盯着自己的脚尖。

他们拥上山冈,冲下威廉王大街,

那儿圣玛丽·沃尔诺斯教堂的大钟

沉重的钟声正敲着九点的最后一响。

我看见一个熟人,我叫住他:“斯特森!

你不就是在梅利和我一起在舰队里的吗!

去年你栽在你花园里的那具尸体,

开始发芽了没有?今年会开花吗?

要不就是突然来临的霜冻惊扰了它的苗床?

啊,要让狗离那儿远远的,

狗爱跟人亲近,

不然它会用爪子把尸体又刨出来!

你!伪善的读者!——

我的同类——我的兄弟。”

这是《荒原》这首长诗的第一部分其中一大部分,为什么艾略特这首诗一开头就说“四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若我们仔细看看开头这几句话,可能会有一个感觉:就仿佛有一些什么东西是被埋在土里的。

尤其读到后面最后几句的时候,我们应当知道,这里面被埋在土里的,其实是已经死去的人,或者被埋在土里、不想苏醒过来面对这个残酷世界的一种生命。

对他们来说,四月是残酷的、冬天反而是令他们温暖的。因为冬天有厚厚的大雪,把他们覆盖在地底下,而在地底下面,他们觉得是温暖、安全。然而四月就是会下雨,四月就是温度开始提升,雪融化了,所有的东西都要从土壤里面往上升起来的季节,这时候就好像扰乱了他们的安眠,就好像要把死者从泥土里重新唤醒一样。

那唤醒起来的是什么呢?是真的已经死去的人吗?是真的一些不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人吗?很难讲。

我们这种读诗的时候尤其现代诗歌,很多时候面对这种意义不确定该怎么解读。这个问题,其实艾略特作为一代诗圣,他本人完全晓得诗歌是多么难懂的一样东西。他甚至觉得现代诗、现代文学就应该难懂。

理由很简单,他跟乔伊斯都有个感觉:我们现代世界这么的混乱、纷杂、多元,我们想要用文字去表达和掌握这样的一个世界的话,这个语言本身怎么可能不是一种间接的、隐晦的、混乱的一种语言状态呢?

五光十色的时代,

行尸走肉的生活

艾略特特别强调一种声音的想象力,他认为一种auditory imagination,这种声音的想象力,透过诗歌的音节、韵律,是在我们还没有读懂文字意义之前,首先在影响我们的东西。

我们刚才读的那段诗是中文版,如果用英文去读头几句的话,你更加能够感觉得到,我所说的那种声音的作用跟效果。

比如,在开头,“四月是最残酷的月份”这几句话,原来艾略特的英文是这么来写的:

April is the cruellest month, breeding;

Lilacs out of the dead land, mixing;

Memory and desire, stirring;

Dull rootswith spring rain.

Winter kept us warm, covering;

Earth in forgetful snow, feeding;

A little life with dried tubers.

每一句话的结尾都是一个ing,然后每一行的逗号,都在最后这个ing之前,于是你读起来的时候,刚才那几个ing、ing、ing,就使得你觉得好像有些东西是连绵不断的、是一口气缓不过来的、是带着一种扰乱的作用的。

直到最后那一句A little life with dried tubers。好像才把这口气缓了出来。

这样,我们就能够开始感觉到这头几句话,好像真的有一种感觉是,仿佛我沉睡在泥土之中,有些什么东西来了:ing、ing、ing、ing,不断进行着、不断地打击着,不断地骚扰着我。然后到最后,啊……我醒了,我要看到这个世界从泥土中出来。

那醒过来之后面对的是什么呢?是一种生不由死的荒原世界——

我好好地在泥土里面沉睡或者死亡不就好了吗?你为什么要把我叫醒过来呢?我醒过来之后看到这个世界,面对的却是什么呢?

这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什么根须抓缠着,什么树枝,从这荒废的乱石中长出?人子呵。”

这句话引用的是《圣经》里一位先知说的话。这个醒过来的人好像是一个先知。他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看到的是一片干旱的旷野,没有一丁点的水,全部都是沙漠、岩石。

你看我们现在,我所身处的这个现代都会香港,很热闹是不是?有很多的歌声不断地传来,大家正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然而我们再读下去你就发现了,艾略特在这里写的是当年世界上面首屈一指的大都会伦敦。

他开头就劈头劈尾来一句,就说伦敦是「不真实的城市」——在一个冬天清晓黄褐色的浓雾下,一群人涌过了伦敦大桥。

这里面的人,他们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我看见一群一群的人,沿着环形而走。”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描述的就是以伦敦为代表的现代人的一个生活样貌,就是我们是绕着环形在走路。你那种在笼子里面的老鼠,在那个圆环里不断地跑,人也是这样循着一个圆环而走。

为什么说人循着一个圆环而走呢?你想想看,我们现代还是这样,我们每一个人,每天从早上起床、梳洗、换衣服、出门、工作、下班、回到家,第二天起来重复这样的生活;第三天、第四天继续重复……

我们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地循环往复,这样的一个圆形的人生有意义吗?如果在过去,有绝对的宗教信仰的话,也许你会觉得我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因为最终有一个神在指引我,我死了后能够上天堂,或者能够摆脱轮回。

但是,在现代世界,艾略特当时所身处的这个一战之后的世界,却很明显地感觉到上帝不存在,上帝消隐了。

这个世界一切神圣的秩序都没有了,才会发生那么可怕的战争,人心是荒芜一片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天的生活就只不过是行尸走肉一样,而这样的一个世界里面,人们居然毫不自知。



只有这个带着先知眼光的诗人,他看穿了,看到了大都会的另一面,其实是个荒原。

我们就好像是《Matrix》那种电影里面被喂了药的人一样,我们以为自己生活得很好,以为在一个繁华的、五光十色的大都会,但是如果我们一醒过来,也许赫然发现,天哪,这个世界是荒芜一片,我是一个被喂养的一块肉而已。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一个躯体。



然后艾略特说:“那一群人涌过了伦敦大桥,这么多”;他下一句很厉害,他说:“我从不会想到死亡尚未处置这么多”。

这个诗人看到世界上这么多人,他的第一个感觉居然是:“我没想到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多人没死”。你今天看到还有这么多人在这,你当然想到就是哦,还没死啊?没死的人还这么多啊。

这是一个多么诡异的眼光。

如果说,刚才醒过来那个是带着先知声音的诗人的声音的话,那么如果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看到我们现在这个身边很多人的繁华的都会,那他看到什么?首先会看到就是,在我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我身边所有的人迟早都要死。

《荒原》中的「可怕」观念

艾略特曾经说过,他甚至在看到一朵玫瑰绽放盛开的时候就已经闻到了腐败的气味,因为他知道它终将迈向腐败那个地步。

好,我们再看下去,就到了这首诗的第一部分终结段落,那句非常吓人的话;但是正好把这整个第一部分连接起来了。第一部分开头讲的就是有些东西从土里面被惊醒了。那么被惊醒的我刚才不是说可能是已死的人吗?

为什么呢?我们看看这里面有这么一句话,这里面其中一个角色,他看到了路上一个人在今天的伦敦生活,却一喊说“你不是2000多年前跟我在罗马对着腓尼基人那场大海战中死去的那些人吗”?

一下子时空穿越了,从一个当代的世界跳回到人类的远古的时代。然后跟他说:“去年,你在花园里种下的尸体,已经开始萌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

一般尸体土葬的话,我们是埋在土里,我们不会说我把这个尸体「种在土里」。

因为种一个东西,你是期望这是一个生命的萌芽,这是个种子,它会成长,它会破土而出,但尸体它会成长吗?它还会再出来吗?这是不是很可怕?这首诗真正可怕的地方,是从此刻才开始……

这里面我们已经依稀能感觉得到,当时影响艾略特非常深的一种「生死轮回」的观念,我们透过这一部分的结束,就进入到了《荒原》的核心地带。

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我不能够在这里继续和你展开下去。如果你真的已经开始感兴趣,我劝你,好好地把这首诗读一读,读几遍,连艾略特当年写的注释、别的参考读物都读一读。

你不只会多了一点对于现代文学语言魅力的认识,同时还会对你自己所身处的现代世界,以及甚至你整个人生,多了一不一样的、带着一个先知眼光般的认识。

哦,最后忘了提一点,1948年的时候,艾略特凭着这首诗以及他晚年成熟的剧作《四首四重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不过这并不重要,对于他这个等级的作家,诺贝尔奖,那只是小事而已。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钱再多也没用!游本昌和妻子住进养老院,还在因父子关系耿耿于怀

钱再多也没用!游本昌和妻子住进养老院,还在因父子关系耿耿于怀

阿纂看事
2025-09-10 16:01:40
魔幻!舆论都在骂西贝,上海家长却在求西贝,宁愿让孩子吃预制菜

魔幻!舆论都在骂西贝,上海家长却在求西贝,宁愿让孩子吃预制菜

派大星纪录片
2025-09-17 10:47:00
史辨 | 李零先生有关昆仑石刻的评议

史辨 | 李零先生有关昆仑石刻的评议

尚曦读史
2025-09-17 03:23:14
偶遇李嘉欣路边等车,一口气买4个爱马仕!销售送到门口聊的火热

偶遇李嘉欣路边等车,一口气买4个爱马仕!销售送到门口聊的火热

柠檬有娱乐
2025-09-17 11:15:04
全面取消!广州人未来点外卖可能要提前一个钟?!

全面取消!广州人未来点外卖可能要提前一个钟?!

羊城攻略
2025-09-16 10:35:13
国产固态电池量产加速!数千万新能源车主,会成倒霉的“韭菜”?

国产固态电池量产加速!数千万新能源车主,会成倒霉的“韭菜”?

刘旷
2025-09-16 14:26:17
中国女农场主在赞比亚遇难,死因曝光!韩红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中国女农场主在赞比亚遇难,死因曝光!韩红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来科点谱
2025-08-06 09:11:25
女子在贴身卫生巾里藏2块黄金 经鉴定为足金块净重674.7克价值超55万元 被海关当场截获

女子在贴身卫生巾里藏2块黄金 经鉴定为足金块净重674.7克价值超55万元 被海关当场截获

闪电新闻
2025-09-16 10:35:02
反转!张水华:流泪不是要让领导给我调休,参赛前刚替同事上夜班

反转!张水华:流泪不是要让领导给我调休,参赛前刚替同事上夜班

念洲
2025-09-17 06:56:02
政协委员揭韩复榘被杀真相,韩家后代也承认,他说的是对的(下)

政协委员揭韩复榘被杀真相,韩家后代也承认,他说的是对的(下)

有历史
2025-09-16 15:54:52
三只羊复播!嘴哥超紧张,直播间人数超10万,乔妹瘦了好多

三只羊复播!嘴哥超紧张,直播间人数超10万,乔妹瘦了好多

有范又有料
2025-09-16 09:40:09
于朦胧妈妈发声后演员孙琳被威胁,全家被人肉!出事小区业主发声

于朦胧妈妈发声后演员孙琳被威胁,全家被人肉!出事小区业主发声

钺鉴
2025-09-17 10:46:59
小鹏汇天回应长春航展飞行器相撞事故,公司已累计融资超50亿元,估值110亿元

小鹏汇天回应长春航展飞行器相撞事故,公司已累计融资超50亿元,估值110亿元

红星资本局
2025-09-17 13:58:05
周末要“泡汤”!秋台风“米娜”将直扑广东

周末要“泡汤”!秋台风“米娜”将直扑广东

珠江时报
2025-09-17 12:54:20
斯洛特:人们总谈论4.5亿镑支出、4.5亿!却忘了我们卖人回收3亿

斯洛特:人们总谈论4.5亿镑支出、4.5亿!却忘了我们卖人回收3亿

直播吧
2025-09-16 23:40:03
比黄金还贵!1公斤卖165万,之前在农村被当成垃圾,为何现在暴涨

比黄金还贵!1公斤卖165万,之前在农村被当成垃圾,为何现在暴涨

禾寒叙
2025-09-16 22:08:10
突然爆了!1秒就没?深圳全市约满!

突然爆了!1秒就没?深圳全市约满!

深圳晚报
2025-09-17 12:32:51
同为战神,为何四野名将不敢顶撞林总,而三野却有多人不服粟裕?

同为战神,为何四野名将不敢顶撞林总,而三野却有多人不服粟裕?

言今忆史
2025-09-16 09:25:03
太突然!广东一消防救援大队原大队长主动投案

太突然!广东一消防救援大队原大队长主动投案

知肇分子
2025-09-17 08:13:14
导弹落在中国使馆800米外,中方罕见发大火,以色列要摊上大事了

导弹落在中国使馆800米外,中方罕见发大火,以色列要摊上大事了

南权先生
2025-09-16 14:40:04
2025-09-17 14:32:49
九分看世界
九分看世界
谢谢您的支持
88文章数 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女子坠井54小时获救:几条蛇爬身上 被咬了也不敢动

头条要闻

女子坠井54小时获救:几条蛇爬身上 被咬了也不敢动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官媒发文证实,李乃文再破天花板

财经要闻

曝匹克大幅降薪 员工还要进行"三观培训"

科技要闻

英伟达RTX6000D遇冷,中国大厂不买账

汽车要闻

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上市售价17.9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数码
健康
手机
公开课

《2077》总监来重庆玩:真是个惊艳的赛博朋克城市!

数码要闻

经典AM4 Zen3九年了还在更新!AMD推出锐龙5 5600F:频率比5600要低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手机要闻

vivo成6-8月冠军,小米第二,OPPO第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