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网络红人,罗永浩这次又上热搜了!
就因为一句某贝的饭可能是预制菜。
预制菜不是潘多拉魔盒,甚至可以说并不可怕。
毕竟,在这个节奏飞快的世界里,预制菜注定是有一席之地的。
但是,某人的反应很激烈,甚至可以说是太激烈了,有点气急败坏的味道。
这个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预制菜并不可怕,用预制菜的商家也很多,很多人也在逐渐接受这个并不算很新鲜的事物。
这个时候,起诉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总觉得得不偿失。
气急败坏的背后,是自己对预制菜这个事物的底气不足。
既然底气不足,那为何要用呢?
既然用了,为什么又怕别人说呢?
既要又要,既当又立的态度,看起来多少还是有点可笑。
为什么我选择支持罗永浩呢?
因为我对预制菜心里面多少也还是有些抵触,毕竟,当下的阶段,预制菜的初加工质量究竟如何?
食品安全目前在国内依然算是让人很担忧的一个事情,正儿八经开门做熟食生意的质量都很难保证,何况预制菜初加工呢?
公众的担心不在于预制菜,而在于预制菜安全性到底如何?
就不说口感如何,毕竟,口感不好,消费者自己会选择,也可以选择。
但是,安全性却看不见摸不着。
既然选择了做预制菜这个生意,就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如何面对公众对预制菜安全性的顾虑?
解决不了这个,预制菜最多也只能算是偷偷摸摸发展吧。
预制菜可以让餐饮成本大幅度下降,当然也可以让餐饮品牌一夜崩盘。
堵不如疏。
我觉得,与其气急败坏地去起诉消费者,不如自己带上公司管理层去店里直接消费。
我对自己的食品安全有信心,我们公司的管理层都对自己的食品有信心。
多好!
起诉,赢了也落不了好,输了就更惨了。
这和明星绯闻坚决起诉澄清不是一个概念,更不会是一个结果。
现在好了,大家都知道他们家是预制菜了,而且老板也很“激动”。
试问,你再去吃饭的时候,心里会不会打鼓?
这饭我要不要去吃呢?
食品的可替代性很强,不去你家吃了,可以去其他家吃嘛。
热搜不下,怎么看都不是好事。
当然了,对于消费者来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好事。
因为,预制菜又一次地暴露在大家面前,引发了更多人的讨论。
这对于预制菜行业的发展也算是一件好事,会促进各个行业更规范的运营。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句,预制菜大势所趋,不可抵挡。
想要抵制预制菜,只能自己下厨了。
追逐利润,商人的本性,预制菜的巨大利润空间,注定了美好的未来。
既然大势所趋,那我们只能选择自己下厨,或者呼吁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加强食品安全监督。
只要能保证每个加工过程的安全性,预制菜还是可以吃的。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方便面也算是预制菜的一种,我们吃起来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因为这个是素食,而且发展了这么多年,质量和安全都有保证。
甚至可以说,肯德基等也有预制菜的身影。
我们现在对预制菜畏之如虎,本身不在于预制菜本身,而在于对食品安全的巨大担忧。
这个才是核心点。
但这个问题,又不是某个商人有良心就可以解决的。
如果良心可以解决利润问题,那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毒品产生,更不会有毒犯出现。
这个问题需要从体质上下功夫。
虽然如此,但罗永浩的这次发声,依然很关键,让预制菜这个行业从上一次进校园热搜以后再次上了热搜。
舆情高居不下必然会促进这个行业的规范化运行,也会让更多的人再次关注到这个行业。
在这个混乱的过程中,我觉得,如果你可以自己做饭的话,尽量自己做。
守护自己的安全,不能交给别人。
苟一段,等这个行业发展再成熟一些,再去品尝也不迟。
毕竟,预制菜有的只是成本低和速度快,并没有口感上的优势。
晚点吃没有什么损失。
吃螃蟹太早的人,很容易成为小白鼠。
总体来说,我对预制菜的态度算是平和的,大势所趋,但目前很粗成熟,尽量少吃为好。
为了所谓的性价比,冒着牺牲健康的风险,多少有点得不偿失。
我建了个读书写作群,喜欢读书的朋友,添加下方微信,备注“读书”,一起交流。
文末点个“在看",一起慢慢变富!
作者简介:
80后,读书写作人,位卑言轻,但还是想说点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