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那场持续了两年多的“成都地铁诬陷案”二审终于在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开庭了。说实话,这事儿我一直关注着,因为总觉得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委屈,更像是在为我们每个普通人维权探路。
记得2023年6月11日晚上,何先生就是在地铁1号线上,因为鞋面上的金属装饰反光,被两位女生当成了“偷拍设备”。想想那场景都觉得憋屈——他原本是好心给老人让座,却突然成了全车厢的焦点,被要求当众脱鞋自证清白。虽然警方后来证实了这就是个误会,但事情并没就此结束。
何先生觉得对方的道歉太敷衍,于是把两名女生和成都地铁都告了。一审法院没支持他的诉求,认为“影响范围有限”。这结果确实让人难以接受,毕竟何先生因为这事儿工作丢了,感情也散了,生活彻底变了样。
这次二审,何先生调整了策略,不再追究地铁方的责任,专注于向两名女生讨个说法。庭审现场双方都提交了新证据,俩女生也终于露面了,虽然一直躲着媒体镜头。何先生的律师重点反驳了一审中“影响范围小”的说法,指出地铁当时人流量不小,而且事件通过网络迅速扩散,这些都不能怪到何先生自己发声的头上。
我觉得这里面最让人无奈的是那种“和稀泥”的心态。居然有调解员劝何先生“大男人别跟女生计较”,这话听着真别扭。维权哪分什么性别?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央视点名报道说得好:“评判一件事的对错,不该看性别强弱,不该看年龄大小,只该看事实和证据”。
现在二审判决已经出来了,2025年9月11日,法院驳回了上诉,维持原判。法院认为两名女生的质疑有一定事实基础,并非恶意诽谤,且已经多次道歉,不构成对何某某一般人格权的侵害。
说实话,这个结果可能让很多人感到失望。何先生这两年多的坚持,付出的代价可谓巨大——不仅失去了工作和爱情,还付出了4万多的律师费和无数精力。虽然他直播带货的行为被一些人质疑,但我觉得换个角度看,这也是一个普通人维权无门后不得已的选择。
这件事虽然何先生输了官司,但却引发了全社会对这类问题的关注。我觉得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案件本身,提醒我们每个人在公共场所质疑他人时需要更加谨慎,也让我们思考该如何更好地保护无辜者的清白。
不知道你怎么看这个判决结果?如果你是当事人,会怎么做?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