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伯
在云端敲开博物馆的大门。
银行博物馆的“云展览”自推出以来便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展厅里不曾展出的金融“老”、“珍”、“稀”一件件映入眼帘,成功搭建起一个与观众联结、交流、共建的平台。
乙巳 蛇年,线上微展览将继续推“陈”出新,从银行发展史的角度带大家走进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金融“老字号”,了解金融典藏背后的故事,见证旧银行的发展与起源。
云展览 · 抗战遗珍(下)
2025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岁月,抗战的胜利不仅是人类近代政治、军事的史诗篇章,同样见证了一场经济与金融的壮烈坚守。
这一时期,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金融业蓬勃发展,中资金融机构西迁保存火种、沦陷区金融业同仁与日寇积极抗争、海外侨胞踊跃捐款的汇票如雪片般飞来、广大民众节衣缩食为抗战胜利慷慨解囊……金融体系在废墟中铸就坚韧盾牌,为前线输血送粮,为民族存续燃灯续火。这段历史,不仅是经济智慧的较量,更是民族气节的铮铮回响。今日回望,犹见金融之光在至暗时刻照亮救国之路。
01
西北农民银行纸币
抗战爆发后,八路军第一二〇师挺进晋西北,开辟晋绥根据地。 1940 年 2 月在晋西北召开行政会议,成立了晋绥行政公署。当时的军政经费异常困难,为了进一步活跃市场、促进生产,同年 5 月,以原有的兴县农民银行为基础,建立了西北农民银行,首任行长刘少白。发行西北农民银行币,简称西农币,其作为晋西北根据地唯一合法的单一本位货币,与市场上各种杂钞展开了有力斗争,巩固了边区的金融市场。
02
华侨银行有限公司汇蒋介石汇票
抗战时期的华侨捐款时间长,人数多,范围广,数量大,是国民政府财政经济的主要补充,也是国家外汇的主要收入之一。当时全世界共有华侨约800万人,其中有400万人曾为祖国抗战捐款。据当时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统计,整个抗战期间华侨捐款总数为1322592652元国币,而这个数字远不完全,华侨捐款的途径多样,有的直接汇寄给军队,有的交给红十字会,有的寄给侨务委员会。如这张汇票,就是直接汇寄给蒋介石本人。
在各地华侨抗日社团和侨领的组织领导下,旨在捐资助战的抗日筹赈运动轰轰烈烈,为支持祖国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03
北海银行纸币、本票
1938 年,中共掖县县委通过武装起义成立了山东最早的抗日民主政府“掖县抗日民主政府”,筹建了公私合营的北海银行。次年初根据地失陷,北海银行暂时停业。 1939 年 8 月,胶东区党委恢复北海银行建制,开始印制发行胶东版北海银行币。胶东区在 1942 年 8 月基本上建立了以北海银行币为本位币的统一货币市场。随着根据地不断扩大,北海银行分支机构也不断增多, 1940 年 8 月在鲁中地区成立北海银行总行。直 1945 年 8 月,各区域发行的北海银行币开始在山东不分区域等价流通。
04
江淮银行纸币、本票
1941年4月,新四军军部财经部在苏中根据地创办江淮银行,行长由财经部部长朱毅兼任。银行内部设营业、会计、秘书三个科,与军部财经部一起办公。江淮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印制和发行江淮银行币,开展对敌货币斗争。印钞厂经过一年多的招募筹备和游击反扫荡,于1942年8月正式开工生产。江淮币的发行流通对支持抗日根据地发展生产、抵制日伪币的入侵、保障新四军军需和后勤供给起到重要作用。江淮币也是较早的印有毛泽东头像的纸币。
05
华中抗日根据地纸币一组
汪伪政权成立后在长江下游地区以伪币大肆兑换法币,再用法币套购外汇,从经济上对中国进行掠夺。为了保护根据地经济,华中地区各抗日根据地设立了多个地方金融机构。除江淮银行以外,1942年2月淮南银行成立,属淮南行政公署财经处领导,发行的淮南币通行于淮南地区各县;4月盐阜银行在盐城成立,受盐阜区行政公署财经处的领导,发行的盐阜币流通于苏北盐阜区乃至苏北全境;5月淮北地方银号由淮北行政公署投资和民间集股创办,设立董事会,发行淮北币在根据地流通。另外,还曾在沭阳县设立淮海银行,但时间极短,3个月后即结束工作。1945年8月,由江淮银行、淮南银行、淮北地方银号、盐阜银行、淮海银行银行合并组成华中银行。
06
同盟胜利美金公债
1942年1月1日,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中国能拖住日军,向国民政府提供了五亿元贷款,国民政府财政部于1942年5月1日发行了“民国三十一年同盟胜利美金公债”一亿美元,由财政部部长孔祥熙,次长俞鸿钧、顾翊群签发。认购公债者以法币缴款,到期以美金付息偿本。“同盟胜利美金公债”的发行,显示了反法西斯同盟的紧密联合。1个月后的中途岛战役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而中国抗战也迎来战略相持阶段最艰难的时刻,反攻与胜利就在前方。然而讽刺的是,这批公债却牵连出孔祥熙美金公债舞弊案,舆论哗然,也将国民政府内部的贪污腐败、枉法徇私体现得淋漓尽致。
07
上海银钱业业余联谊会自由捐纪念章
上海市银钱业业余联谊会是 1936 年 10 月银钱业职工成立的抗日救亡团体,简称“上海银联”。抗战爆发后,银联在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下,组织战时服务团,积极支援抗战:发起征募运动,慰问抗日部队和伤病员,救济难民,扩大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等。这枚自由捐纪念章就是抗战初期银联组织募捐活动的实物证明。此后,从上海租界孤岛时期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敌后斗争时期,银联深入群众,团结广大银钱业界的职工,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开展抗日救亡斗争。
08
大江银行纸币
1942年春,新四军开辟了皖中、皖南游击根据地,成立皖中行政公署和皖中总金库。1943年,为进一步控制金融阵地,保护根据地资源和人民的利益,皖中行政公署在皖中总金库的基础上成立大江银行,发行大江币。大江银行的成立以及大江币的发行,不仅迅速稳定了根据地的金融秩序,更加快了根据地经济建设和发展,同时为抗日前线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抗战胜利后,大江银行结束工作,收回大江币,其印钞厂机器纳入华中印钞三厂,被用于印制华中币的新任务。
09
浙东银行纸币、本票
1944 年冬,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浙东行政公署,为有效抵制中储券和贬值的法币造成的经济破坏,根据各界人士的意见,筹备浙东银行。次年 1 月,浙东各界临时代表大会决定成立浙东银行, 4 月,浙东银行在余姚县正式成立,并成立董事会,发行浙东币,开展银行业务。浙东银行总行下设总务、会计、营业、出纳四个科,另有五家分支行。抗战胜利后,新四军奉命撤离,浙东银行随之结束。
10
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币
1995 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发行了贵金属纪念币和流通纪念币。沈阳造币厂铸造的银质纪念币,正面为国名、国徽、年份等,背面一枚为北京芦沟桥为背景的醒狮图,一枚为毛泽东、朱德肖像及中国抗日军民群像。流通纪念币正面以长城为主景展现中华民族精神,背面则通过军民联合抗敌场景体现全民族抗战主题。
上期链接: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