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乡村,暑气未消,基金会医疗救助小队第三次驱车驶过蜿蜒的田埂,来到永川区牌坊村。41岁的张玉芳(化名)站在老屋前,一个月发作数次的癫痫,不仅折磨着她的身体,更让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只留下她独自在家。
第一次走访时,张玉芳的这句话让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癫痫病救助项目办刘真华主任久久不能忘怀。记录本上清晰写着:患者自行服用卡马西平多年,从未经过正规诊断,每次发作都躲在屋里,生怕被邻居看见。
“药不敢天天吃,听说隔天吃能省下一半钱……”
转机发生在第二次回访。正值端午前夕,基金会工作人员带着粽子和慰问品再次登门,“基金会定点救助医院是重庆惠民癫康医院,北京的专家可以通过远程会诊,为您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张玉芳的目光第一次有了波动:“等孩子他爸回来,我们就商量……”灶台上的药瓶依旧散乱,但她的眼里开始有了光。
第三次见面时,改变正在悄然发生。张玉芳不仅早早等在村口,还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条:“治疗真的有效吗?”“专家能听懂重庆话吗?”
最让人动容的是,最近几次发病时,她都会紧紧攥着基金会送的救助手册:“好像拿着它,就不那么怕了。”
张玉芳说,等丈夫回来,她决定去重庆惠民癫康医院试试。从拒绝、犹豫到接受,每个患者重新拥抱希望的过程,都是生命最美的绽放。
据悉,该癫痫医疗救助项目已走访上百个村落,为几百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就像点亮一盏盏温暖的灯,医疗扶贫的光正照进一个个被疾病阴霾笼罩的家庭,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而对于张玉芳来说,这条希望之路,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