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感党恩、听党话 跟党走”群众教育:刘二飞:沙地里种出“绿色银行”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图克镇乌兰什巴台村党总支书记刘二飞,创新打造产业链,把沙柳从毫不起眼的“小树苗”发展成炙手可热的“大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走进乌审旗图克镇乌兰什巴台村生物质颗粒厂,工人们把沙柳和农林废弃物筛沙、破碎、烘干、冷却、制粒......乌审旗乌兰什巴台村村支书刘二飞说起厂里的情况,如数家珍。
乌审旗乌兰什巴台村村支书 刘二飞:生物质的好与坏,一个是燃烧值,第二个就是它的灰有多大。
2018年,刘二飞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两委”班子筹措 350 万元建起生物质颗粒厂,“沙柳轮伐-生物质颗粒加工-环保炉具应用”的全产业链,既实现沙柳资源化利用,又让村民在种植、收割、销售各环节增收。
乌审旗图克镇乌兰什巴台村村委会副主任 张和平:没日没夜在(工作),挺辛苦,而且把我们的村集体也搞起来了,老百姓也分到了红。
刘二飞在全村范围内整合了18.1万亩林沙资源平茬项目,同时与伊金霍洛旗云东集团合作,流转了5000亩土地种植沙生灌木,乌兰什巴台村的林沙产业迅速崛起。生物质颗粒厂不仅回收利用了周边70多万亩的沙柳,还辐射带动了2000多户农牧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户均增收4000元。
如今的乌兰什巴台村集体资产已经突破千万元,实现年纯收入 300 万元。
刘二飞:带着工匠精神,深入地走入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去询问(了解)他们所要期盼解决的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继续做好我们的基层工作。
来源:“奔腾融媒”官方APP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