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穿上警服给正在盗窃的同伙放风,偶遇真警察。攀谈之间,小偷从派出所到法院再到监狱的经历,莫名与四处调动的警察身份契合。恍惚间小偷逐渐忘了自己是谁,开始扶盲人过马路、指挥交通,甚至亲手抓捕了同伙和自己。他忘情地扮演好人,享受沐浴阳光与正义的快乐,直到最后被戴上手铐,他才梦醒——自己原来是那个坏人。
然而《浪》选择了另一条路,理想主义的路。小猪妖与伙伴们悬崖勒马,誓要用自己低微的修行与黄眉一较高下,救下被掳走的童男童女。至此电影进入理想主义段落,而伏笔了大半部电影的、小猪妖父亲传授的“大招”也浮出水面——没什么稀奇法宝招数,所谓“大招”就是“拼命”而已。无论是贫是富、失败者还是成功者,命都只有一条,而身为小猪妖、蟾蜍精这样的小妖精、小人物,即电影海报上醒目的“Nobody”,倘若他们想维护自己心中的热血与正义,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就只剩这一种选择——匹夫之怒,血溅五步,打不赢你,也溅你一身血。
而当我在电影末尾的决战痛哭流涕后,看着片尾那如经文般漫长的演职员表、制作方、出品方等名单,走出电影院看着门口小店已经开始铺货小猪妖、猩猩怪的玩偶周边时,也不由得陷入沉思。这些匹夫之怒,这些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终究还是高度组织化的资本主导的经济行为——而刚刚感动我的事,是否与西天取经同质?马克思说“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态度也许温和得多,但也大多同意资本因为逐利而冷血。由此,所谓文艺中的热血,和资本的冷血正在一种独特的辩证法中形成复杂而微妙的共生关系:不热血不足以感人,不冷血,热血的东西不足以面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