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君 通讯员 赵贞贞
在济南金龄健康护理院的房间里,67岁的朱兆坤老人总能找到让自己“忙起来”的事——攥着微微发颤的笔写诗、记球赛,哼着老歌,或是一笔一画抄琴谱。六年来,在医护人员的细致照护下,他的日常被多样爱好填满,脸上总挂着舒展的笑。
1999年,朱兆坤被确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也就是渐冻症。“以前全靠老伴24小时盯着,她连下楼买个菜都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说起入住护理院的初衷,朱兆坤满是对老伴的心疼。六年前,家人为了让老伴松口气,也为了让他得到更专业的照料,选择入住到济南金龄健康护理院。
在这里,24小时在岗的医护人员成了他的“定心丸”——床边的呼叫器一摁,不管是调整姿势、需要帮忙递东西,还是身体有细微不适,医护人员很快就会赶到;养老护理员小傅更是把他的需求刻在心上:每天准时帮他处理大小便,饭点把热乎饭菜端到床边,最近皮肤冒皮疹,还会按时帮他抹药,边抹边轻声询问“疼不疼”;医生每日早晨的查房、护士一遍遍地用药叮嘱,更是把细致的守护落到了实处。
正是这份“不用操心”的照护,让朱兆坤能安心沉浸在自己的爱好里。写诗是他坚持最久的习惯,“每天写两句,想到啥记啥,心里敞亮”,写完还会发到金龄健康的群里,意外结识了入住济南市金龄老年公寓的一位诗友。“他特意从公寓来护理院,我俩一起琢磨字句。”这份因诗结缘的情谊,让他心里暖融融的。
最近,他又添了新乐子——抄写琴谱。尽管握笔费力,一笔一画都要慢慢挪,指尖发颤了就歇会儿,但至今已抄了二十多首。“看着音符排满纸,就像把喜欢的歌‘留住’了,踏实。”他摸着叠得整齐的一摞纸,笑容里满是满足。
而刻在童年里的足球热爱,更是从未褪色。“我在山师长大,小时候总跟伙伴们在空地上踢球,满身汗都开心。”这份喜欢延续至今,变成了密密麻麻的记录:山东泰山队的比赛时间、得分,甚至球员进球的瞬间,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聊起最近泰山队6:0赢北京国安的比赛,他瞬间精神起来:“6比0啊!哪个球员进的球、啥时候进的,我都一笔一笔记着!”
兴致上来时,他还会跟着哼老歌,哪怕声音不算洪亮,也透着股认真劲儿。护理员小傅总说:“朱大爷状态真好,一聊起诗、球赛,或是抄琴谱、唱歌,眼里都有光。”
“有他们照顾,我能安心做喜欢的事,这日子挺好。”朱兆坤说这话时,眼角的笑意格外真切。在济南金龄健康护理院,照护不只是身体上的守护,更是对精神生活的成全——正是这份细致周全,渐渐驱散了渐冻症的阴霾,让写诗的笔、记球赛的本、抄满琴谱的纸,还有随口哼起的老歌,都成了朱兆坤老人日常里鲜活的滋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