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的鲁伯特·默多克,这位掌控全球舆论的传媒教父,终于在2024年9月8日,为持续一年的家族继承大战落子定局。
结果出人意料——他没靠亲情,没靠法律,而是用33亿美元(约235亿人民币)买断了三个子女的投票权,把传媒帝国的权杖,稳稳交到了长子拉克兰手中。
这场戏,表面是父子反目、兄妹成仇,内里却是金钱、权力与人性的精密博弈。而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那个从头到尾没露面,却笑到最后的女人——邓文迪。
故事的起点,是默多克与第二任妻子安娜的离婚协议。为了防止后来者(尤其是邓文迪)上位,安娜设下“家族信托”,将股权平均分给她的三个孩子和默多克第一任妻子的女儿,四人共同掌控投票权。
这招看似高明,实则埋雷。她想用制度锁死权力,却忘了——人性,从不按规则出牌。
当默多克年迈,愈发希望长子拉克兰接班时,这个“平均主义”的信托,就成了他心中最大的绊脚石。他要的不是“共享”,而是“集权”。
于是,他决定改规则。可三个子女不干了:“当初说好平分,现在说改就改?我们告你!”
官司一打就是一年。默多克一开始强硬,结果输了。可就在这一年,他旗下的公司股价飙升,个人资产从150亿,暴涨到244亿美元。
钱多了,底气足了,他不再纠缠于“改不改规则”,而是直接掏出一张更大的支票:“别争了,每人11亿美元,拿钱走人。”
11亿美金,约78亿人民币,换掉你在新闻集团和福克斯的全部股权。这买卖,划算吗?对子女来说,是的——他们拿钱就能财务自由,从此远离家族纷争,去做艺术家、投资人、隐士都行。
可对默多克来说,他花的不是钱,是“未来”。他用真金白银,把三个“不听话”的孩子请出权力局,为拉克兰铺平了唯一的王座之路。
这哪是家产分割?这是一场用亲情当筹码的并购案。
而在这场腥风血雨中,最神奇的角色,是邓文迪的两个女儿——23岁的格蕾丝和22岁的克洛伊。
她们本是家族信托的“边缘人”,母亲邓文迪当年费尽心机想为她们争权,却被安娜的协议挡在门外。按原计划,她们最多分个20亿,连投票权都没有。
可如今,风水轮流转。随着三个兄姐拿钱出局,默多克顺势成立新信托。成员只有三人:拉克兰、格蕾丝、克洛伊。资产高达33亿美元。
她们全程没参与斗争,没上法庭,没发声明,却因为别人的内斗,直接晋级为家族财富的核心受益人。
这简直是“躺赢”教科书。而这一切,很可能正是邓文迪当年就埋下的伏笔。她知道女儿们进不了旧信托,但她让她们读耶鲁、进高盛,用实力证明:“我们不是靠血缘,而是靠能力。”
如今,默多克需要拉克兰的“盟友”,而格蕾丝和克洛伊,恰好是既无威胁、又有潜力的“安全牌”。邓文迪的12年布局,终于在这一刻,原形毕露——她不是要争权,而是要让女儿们“被需要”。
而在这场大戏中,最尴尬的,是默多克现任妻子,68岁的埃琳娜·朱科娃。她去年才嫁入豪门,本以为能分一杯羹,结果全程“零存在感”,连个信托边儿都没摸到。
相比之下,邓文迪离婚12年,不仅自己拿过分红,女儿们还进了新信托。而埃琳娜,仿佛只是个“临时演员”。
这或许就是豪门婚姻的残酷真相:再晚的入场,都敌不过早年的算计。
这场继承战,看似拉克兰赢了,实则默多克输了家庭。他用钱买来了权力的集中,却换来了子女的疏离。三个孩子拿钱走人,从此与家族帝国再无干系。
而邓文迪,看似超然局外,实则步步为营。她教会女儿的,不是如何争宠,而是如何在风暴中,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棋子”。
默多克的千亿帝国,最终证明了一件事:在巨大的财富面前,最坚固的协议,也敌不过人心的算计;最深的亲情,也可能被金钱改写。
而真正的赢家,往往不是站在聚光灯下的那个,而是那个,早在12年前就看透棋局的女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