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象与课时
对象:初一学生(小组形式,15–25人最佳)
时长:一课时,约45分钟
- 认知目标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初中学习与生活的变化,认识到可能面临的适应问题。
- 情感目标
:在团体氛围中增强新集体归属感,缓解紧张、不安,收获支持感。
- 能力目标
:学习并练习基本的适应策略,如时间管理、人际沟通、自我调适。
重点:帮助学生表达适应中的困惑并相互支持。
难点:引导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敞开心扉,分享真实想法。
大白纸(海报纸)、彩色笔
A4纸、便利贴
小奖品(贴纸、小星星卡片)
投影或板书设计
1. 热身与破冰(5分钟)——“名字拍手节奏”
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每位同学说出自己的名字并配合一个动作或敲桌子节奏。下一位模仿前一位再加上自己。
目的:活跃气氛,记名字,形成团队归属感。
材料:无需额外。
2. 导入情境(5分钟)——“小小心声”
提问:进入初中,你感觉有哪些地方跟小学不太一样?
学生在便利贴上写下一个最让自己紧张或困惑的问题,投到“心声箱”。
教师随机读出几个,让大家看到:原来大家的担心有相似之处。
目的:增强分享安全感,让学生知晓“我并不孤单”。
3. 核心活动(20分钟)
活动一:“适应大比拼”小组讨论与绘制海报(10分钟)
将学生分为3–4组,每组选一个主题:学习、同学关系、老师关系、时间管理、校园环境。
每组画出“问题树”:树根写“遇到的困难”,树干写“具体表现”,树叶写“解决策略或经验”。
小组内头脑风暴,不必要求完美方案,强调分享与合作。
活动二:“经验宝盒”分享(10分钟)
每组派代表介绍海报,重点强调正向策略。
教师总结并补充实用技巧,如:
学习:课前预习,分块背诵。
人际:真诚打招呼,找到兴趣伙伴。
情绪:给自己暗示、做深呼吸。
时间:课余安排先要事后娱乐。
目的:让学生感受到“解决方法是可以互相借鉴的”。
4. 心理技能小练习(8分钟)——“呼吸小调节”
教师引导学生闭眼,做3轮深呼吸:吸气数4秒,停顿2秒,呼气数6秒。
告诉学生:紧张时,可以用这个简易方法“重启内心系统”,像手机卡顿时的重启一样。
目的:培养情绪自我调控的小技巧。
5. 总结与心愿签(5分钟)
给每人一张纸条:“我给初中生活的一个小心愿”——可以是目标、愿望、期待。写好后投入“心愿信封”。
教师总结:初中是全新旅程,大家会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这些小心愿就是今日团体的信物。
可以承诺:期末或学期后再打开,看看实现了多少。
结束语要温暖幽默,例如:“别忘了,初中不是怪兽闯关游戏,它更像一部连续剧——角色逐渐丰满,剧情慢慢精彩!”
篇幅有限,如需完整方案请按下方获取
本文分享
如果您喜欢内容,请按照以下方式获取。
方法1:转发本篇文章到2个200人以上的微信心理教研群+附上走心推荐语,把两个截图发到后台,时间截止至2025年9月30日晚10点。(仅限发送微信群的第一人,第二个无效,24小时内会回复,勿催)可二创
方法2:获得相关资料,自愿赞赏本公众号10元,系统自动发送链接(长期有效)备注:此版本版权共有,可二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