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值此教师节之际,沁阳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市教育体育局特别推出《师道风华 筑梦沁阳》教师节系列专题报道。聚焦我市来自城乡不同学校的优秀教师,以他们为缩影,通过动人篇章,走进一个个平凡的岗位,聆听一段段不凡的事迹,深度诠释教育家精神内涵,全面展示教师队伍的建设成果和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潜心育人的崇高形象,助推尊师重教风尚。
徐继坤,沁阳市高级中学数学教师,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学生呵护备至,对家长耐心十足,善于专研理论,热爱教育事业。
从白山黑水到怀川大地,徐继坤老师带着东北人特有的爽朗与韧劲,在沁阳教育沃土上躬耕13载。
13个春秋流转,曾经的年轻小伙,现如今,发丝悄悄掺了些白,他始终以“任劳任怨”为底色,将满腔热情倾注于三尺讲台,用行动诠释着教育者的坚守。
早出晚归守初心
严慈相济暖校园
晨光未亮时,徐继坤老师的身影已出现在校园;暮色深沉后,他办公室的灯仍常亮不灭。13年来,“以校为家”是他的日常,备课、批改作业、与学生谈心,每一件事都做得细致周全,从无半句怨言。
他从不满足于按部就班,反而把教研当成心头好。对他来说,数学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解决问题的“魔法”。为打破学生对数学“枯燥难懂”的传统教学局限,他主动扛起课堂创新的大旗。主动探索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等新方法,把知识点变成学生爱听的“小故事”、爱参与的“小任务”,让学生在闯关答题、实践探究中感受数学的实用性……课堂之外,他也时常翻阅课标、打磨教案,反复琢磨如何让知识更生动。他的课堂,让数学真正“活”了起来。
他虽对教学管理严格,却从不用刻板的方式对待学生。“我们老师自带东北幽默感,总能轻松化解课堂的严肃氛围。我们最喜欢找他讲题,他讲题时喜欢穿插几句风趣的比喻,让我们更轻松地掌握知识,我们都很喜欢上他的数学课!”学生王博林说。
深耕教研探真谛
文献为梯促成长
在徐继坤老师眼中,“教书育人”不仅要站稳讲台,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课后的他,很少停下学习的脚步。教育类核心期刊是他案头的常客,最新的教学理论书籍总被他划满批注,就连线上的教研讲座,他也从不落下。研读文献《高效课堂八讲》《中国课堂的奇迹》《班主任兵法36计》等书籍,探索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
为了找到更贴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他常常对着文献里的案例反复琢磨,把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课堂结合,一点点调整教学思路。遇到困惑时,他还会主动找同事“论战”,从教学设计聊到学生反馈,直到找到最优解。
这份对教研的较真,让他的教学能力逐年精进,也为身边同事树立了榜样。
2019年8月,他参与完成焦作市课题《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21年10月,其参与完成的省级课题《普通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探究》具有推广价值。他的融合课《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获得沁阳市一等奖、焦作市教育系统教师技能竞赛高中数学组二等奖,《向量在物理学中的实际应用》在焦作市高中数学建模活动荣获二等奖。
创新课堂破边界
趣味教学启思维
为了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生动,他主动钻研各类教学工具。从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到GGB软件的互动操作,他一遍遍摸索操作技巧,把复杂的图形、函数转化成直观的动画;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他引入数学建模和数独游戏,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徐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们参与数学建模活动的指路人。他经常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通过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今,他的数学课早已告别“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模式。用几何画板演示图形变换,学生能直观看到定理的推导过程;用数独游戏作为课堂热身,原本走神的学生也会主动参与。学生们渐渐发现,数学不再是课本上冰冷的公式,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充满趣味的“魔法”。
13年沁阳教坛路,徐继坤老师用东北人的热忱与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凡。他的任劳任怨,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他的教研探索,是对教学初心的坚守;他的课堂创新,是对学生成长的负责。这份扎根一线的执着,终将在学生心中播下热爱的种子,也为沁阳教育的发展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