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在贵州度假时,家中保姆小王阿姨的电话打破了宁静。她带着哭腔说家里有急事要赶回去,我的心一下凉了,这位来家里五年的阿姨,早把我们的生活习惯、口味脾性摸得通透,是家里不可或缺的人。我强压不舍让她安心回去,追问归期时,她那句 “不知道” 让我在异乡突然有些无所适从。
回家后,我立刻召集两个孩子开家庭会议,提出要么找新阿姨,要么请小王阿姨的妹妹暂代。孩子们异口同声选了后者,“小小王”阿姨就这样临危受命。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彼此小心翼翼磨合,但我总是忍不住怀念小王阿姨。当初决定请阿姨的时候全家都反对,现在反而是我们离不开她。
某天,小王阿姨突然发微信说能回北京了,还试探问若我和她妹妹处得好,她就另谋出路。我脱口而出:“我们都想你,妹妹只是替班。”她格外开心,主动去沟通。
今天小王阿姨一进门就给了我个熊抱,做饭时哼着歌就做了一大桌好吃的,主动拿了一瓶江小白。小王阿姨说,也没有什么名贵的酒拿得出手可以表达感谢,就拿了自己喜欢喝的想与我们分享。
于是,小王阿姨一边喝着酒,一边念叨着家里的烦心事:和儿子摩擦不断,处处觉得压抑,还是回到这里自在。说说笑笑间,感觉酒也变好喝了,我忽然明白:女人无论境遇如何,一份能走出家门的工作多重要。就像小王阿姨,一句“今天的菜真香”,便能让她确认 “我在这里、我能做到、我有用”,这份自我价值的确定性,比什么都珍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