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子女和父母越交流越抑郁,是因为父母老了,认知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了,或者两代人无法共情彼此的处境和创伤;
不如说,我们的失望,是因为赋予了父母更多的身份和期待,而这份期待却落了空。
你不能从一个认知比你低的人那里拿到有效可行的建议,变得豁然开朗;
同样,你也不能指望,从一个人的身上,得到他压根就不具备的东西。
子女能够主动和父母交流,本质是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接纳、正确的引导、托举和爱。
然而,大多数普通人的父母,光是活着,光是把子女养活就几乎费尽了全力;
当一个人“赌上”自己的全部,创造出一个新生命后,出于人类的自恋心理,他们是非常盼望子女成才的,同时又惧怕子女成才后脱离了自己的掌控,导致自己家庭地位下降,变得人人嫌弃。
所以,无论是你在羽翼未丰时,和父母吐槽课业的繁重,职场的勾心斗角,在外打拼的孤独委屈和人际交往的烦恼;
还是在能独立生活、甚至组成家庭后,和父母交流价值观、爱好、婚姻的本质、教育的真谛、对疾病和死亡的感悟时,父母往往很难剥离“管教者”的角色,和你平等对话。
因为在过去至少18年,甚至30年、40年的时间里,父母在家庭生活中,都以控制者和管教者的身份出现;
你让他们在被生活捶打的喘息之余,拿出一部分能量来滋养你,突然大彻大悟、转换身份去体谅你,理解你,是很强人所难的事。
他们不是来做你的人生导师,你的精神按摩师,你的知己来指导你、倾听你,共情你的。
而是出于对你的不信任,而主动干涉你,阻挠你的;
是上瘾了一样站在“权威”者的立场上,去审判你,定义你的。
不信你听听他们那些给你填堵的口头禅:
“为什么人家孩子那么有出息,你怎么就不行?”
“你也不反思下,为啥人家就欺负你,不欺负别人?”
“工作上遇到这么点儿破事就打退堂鼓,你这心理素质真是不行!”
“别以为你读个研究生、读个博士,就了不得了,老多事你不懂了。”
“找到这对象你就知足吧,你也不看看自己啥水平”
看到了吗?
他们不仅否定了你的情绪,还粗暴地给你下定义为“你不行”。
你本来就一肚子委屈,再被这么折腾,有抑郁情绪是在所难免。
说实话,你和父母交流,是希望两代人能更加和谐、亲密、有共同话题,一起为家庭创造价值;
但你没想到,你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心理支持不仅实现不了,反而还给双方造成了本来没有的冲突和嫌隙。
当父母以管教者的姿态,对你规训时,实际上,他往往是在下达命令,分配任务,你基本只有顺从和执行的份儿。
因为他们就几乎没有过被尊重、被“看见”的体验,你让他们学会一样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目睹过的东西,太难了。
他们指责你,埋怨你,是讨厌你节外生枝,厌恶你的愚蠢和无能,正如他们讨厌此刻的他们自己。
他们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这么让人失望,他们也渴望自己的子女强大,能庇护他们,为他们遮风挡雨。
一句话,父母既希望子女能为自己争光,又希望自己保有对子女人生的支配权;
然而,这两者总是犯冲的。
子女要飞,拖拽他们的恰恰是别人的控制和约束。
什么时候,两代人能平心静气地“看见”彼此,尊重对方,什么时候亲子之间的交流才会畅通无阻。
说明: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图文无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