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派上用场了,真厉害!” 9月7日晚,盐山县孟店镇乔庄村一男孩走失,村里人找了一天都没踪影。关键时刻,热心人赵健等利用热成像无人机搜寻,很快找到了男孩。
晚上他接到村民求助 一个孩子丢了
赵健是盐山县户外文化协会成员,协会内有些成员喜欢且擅长使用无人机。当天晚上8点半左右,赵健突然接到乔庄村村民的求助电话,电话里声音很急促:“孩子丢了!我们找了一天都没找到,家里人都急坏了。听说你们有能找人的无人机,能帮忙找找吗?”
赵健不敢耽搁,立马把情况告诉了协会会长窦建国。窦建国当即在协会微信群发了紧急通知,招呼有救援经验的队员集合。
很快,由窦建国、张特、谢云海、赵健4人组成的一支救援小队就凑齐了。大家分头行动,有的检查救援车辆,有的清点热成像无人机、手电筒、急救包等装备,随后开车从盐山县城前往乔庄村。
高科技上场 它夜间能“看”到人的体温
大约半个小时后,队员们赶到村里,急忙询问村民情况,得知走失的孩子十八九岁,从小患病,头部做过手术,有时神志不清。当天发现他不见了,村民们将村里几乎都找遍了,只剩村边的一大片玉米地,但由于玉米秆长得又高又密,人钻进去根本看不见,成了搜救的“死角”。村民们也在旁边大声呼喊过,但没有应答。
赵健告诉记者,他们一共带了四台无人机,了解情况后,决定先搜寻这片玉米地。不过,当时天色很黑了,又需要在有视线阻挡的玉米林里寻人,一般的无人机难以完成任务。于是,他们决定让两台带热成像功能的无人机上场。“这种无人机多一个热成像镜头,它不怕天黑,也不怕庄稼阻挡,能清楚‘感受’到人的体温。”赵健介绍。
很快,两台热成像无人机先后朝着玉米地上空飞去。
他在玉米地里和无人机“捉迷藏” 终被找到
地面上,操作无人机的队员眼睛盯着屏幕,生怕漏掉一点儿动静。
过了一会儿,屏幕上突然出现一个红色的小点儿——那是人体发出的热量。队员赶紧喊:“有发现!这里有个人!”他操控无人机降低高度再次确认。只见在玉米林里的河沟边上,蹲着一个人影,他不停地伸展手臂拍打旁边的蚊子。村民通过无人机影像确认,这就是走失的男孩。
随后,无人机追近过去。男孩看到后,不知是被吓到了,还是玩性大发,竟然又转头钻进了玉米林里,像是和无人机玩起了“捉迷藏”。队员们一边操控无人机跟着他,一边让其他救援人员和村民骑上三轮车往那个方向赶。到了玉米地后,大家拿着手电筒,钻进玉米丛中,跑了10多分钟。后来,男孩钻出玉米地,走到了路边。大家这才将他安全带回家。
“这大晚上的,幸亏你们用高科技找到了孩子。不然,玉米地里的那个河沟得有两米多深,万一孩子不慎掉进去溺了水,后果不敢想啊!”一位村民感激道。
据了解,男孩虽然吓得有点儿懵,也累坏了,所幸没有受伤。
来源:沧州晚报 记者 李圣哲 通讯员 王洪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