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君获悉,苏州乐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乐享科技”)近日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金额暂未披露,本轮由钟鼎资本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专注于“家庭通用小具身机器人”研发的新锐企业,成立至今仅10个月已完成三轮融资,背后集结了IDG、红杉、经纬、真格、字节等一众头部机构。
而这家公司崛起的背后,站着一位“天才少年”。
创始人郭人杰,1997年 出生,15岁进入西安交大少年班,23岁加入追觅带营销团队,26岁成为追觅中国区执行总裁,带领追觅中国区实现年营收从0到60亿元的突破……
2024年12月,他在苏州成立了乐享科技,目前正以“黑马”姿态搅动AI消费硬件赛道。
26岁成为追觅中国区执行总裁
站上高位却转身选择创业
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是如何成为“大佬”的?
他15岁进入西安交大少年班,主攻能源与动力工程,同时在金禾经济研究中心学习。从西交大毕业后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金融经济学硕士。
毕业后,为了解实业公司运作模式,郭人杰进入宝洁体验了市场营销、销售、产品经理等不同岗位,“花了几个月时间,我搞清楚了一个实业生意是怎么运作的。”
于是,在宝洁工作11个月后,23岁的郭人杰加入了追觅,开始带营销团队。
彼时,追觅正处于从小米生态链转型自主品牌的关键时期,几乎从零开始。
年轻的郭人杰浑身充满着干劲和狠劲,他向俞浩(追觅CEO)承诺三个月干到行业第一。
郭人杰坦言,“因为我年轻,没什么负担,大不了就走。我是来学创业的,不会去想这个事我该不该做,而是就要把这个事做好。我就要在这个公司里有疯狂的成长和体验,好的坏的事情都接受,都开心。”
后来,他顺利完成了“军令状”。
在追觅,郭人杰用3年时间将公司中国区业务从0做到60亿规模,他也从中国区营销总监一路做到中国区副总经理、中国区执行总裁,期间管理的团队规模超过1500人。
2024年1-8月,追觅以15.5%的零售额占比,成功登顶中国大清洁市场占有率第一。
交出“完美答卷”的郭人杰,不久后就向追觅CEO俞浩表示了辞职创业的念头。
2024年12月19日,乐享科技在苏州正式注册成立,瞄准AI+机器人技术,主攻AI硬件。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方向是郭人杰基于三个标准综合敲定的。
第一,不做绝对创新,在基本被验证的品类里面去做产品升级。第二,一定要做全球市场,国内研发,海外销售。第三,希望能跟AI和机器人有一定的结合。
在他看来,AI技术正从工具向“情感交互伙伴”进化,而消费机器人是“天花板足够高的全球化赛道”。“我希望我们做出来的产品是有价值、有用的东西,提升大家的幸福感,而不是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增加负担的东西。”
追觅的经历让他迅速获得了资本和业内人士的青睐。
成立至今仅10个月的时间,乐享科技就已连续完成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经纬创投、Monolith、真格基金、红杉种子基金、绿洲资本、锦秋基金、钟鼎资本等,融资总金额近3亿元。
乐享科技认为,消费级机器人的突围关键,在于跳出传统功能叠加范式,进入以“情绪价值”为核心驱动的体验式AI新范式,因此他们的产品矩阵直击家庭场景痛点,并针对室内及“室内+户外”两种家庭场景,目前已经完成了两款产品平台的开发:
一款高约50厘米的拥有18个自由度的小型具身智能机器人Z-Bot,以及一款履带式有稳定户外运动能力的W-Bot。这两款产品均基于公司自研的意识仿生模型,在运动控制、语音交互、环境适应与场景理解能力方面建立了差异化优势。
前不久,乐享科技的W-botWAWA自动露营机器人正式开启预售,掀起了一波科技露营新风潮。
截至2025年4月,团队成员也已超30人,其中研发占比高达85%,毕业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等国内外头部院校。
其中,有扫地机器人行业20年经验的头部公司CTO、产品线总裁,以及多位机器人运动控制、视觉等领域的新晋博士、研究生。
从追觅到乐享,从天才少年到AI新贵,郭人杰的创业故事这才刚刚开始。
从“制造之城”到“智造策源地”
苏州藏着“机器人之都”的野心
作为一家年轻的科技企业,苏州成熟的产业链配套、活跃的创新氛围以及政府对高端制造的长期投入,都是其落地苏州的关键因素。
其中,苏州对机器人企业的吸引力,首先要源于其深厚的制造业底蕴与区位优势。
作为工业大市,当前苏州正加快构建由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组成的“1030”产业体系。2024年,苏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营收2362亿元,增长超20%。在《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报告(2023—2024)》中,苏州排名全国第五,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区位优势上,位于长三角地区的苏州,能够快速辐射上海、南京、杭州等创新资源密集区,形成“产业协同圈”。
其次,政策层面的精准扶持同样关键。
为实现从“制造大市”到“智能高地”的转变,2025年2月,苏州发布了“人工智能+”新政,宣布对核心技术攻关、大模型应用等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顶尖人才还可获得千万级购房补贴,这种力度在全国罕见。
这种“产业+服务”的模式,成为乐享科技这类新兴企业快速成长的催化剂。
截至目前,苏州市聚集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6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3家(其中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造核心企业80余家),2024年产业规模达1395亿元,形成了覆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下游系统集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按照苏州当前的布局,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态势:
家用服务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吴中区、苏州高新区、相城区;
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昆山市、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
系统集成应用企业主要集中在昆山市、苏州工业园区、吴中区和吴江区;
核心零部件(软硬件)企业则在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等地广泛分布。
苏州欲打造“机器人之都”的“野心”,已昭然若揭。
文章来源:企查查、IT桔子
新华报业网《主打情感陪伴,这家苏州企业诞生仅10个月完成三轮融资》
创客公社过往报道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来源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涉及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3、本文章内容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联系方式:13770773618
欢|迎|联|系
文稿相关问题反馈,请联系:zhangtianyi0510
加入城市读者群,请联系:chuang-ke-jun
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或联系:chuang-ke-jun
重丨磅丨报丨告
江丨苏丨创丨投丨圈丨年丨度丨活丨动
丨 丨 丨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